• 63阅读
  • 0回复

园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0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园丁
王瑞良
  春雨蒙蒙,浇湿了育英学校全体师生的心头。他们又一次聚在赵老师的身边,然而再也不能把她唤醒。一场车祸,夺走了她五十五岁的生命。
  稍长的老师还记得,1966年,年方十九岁的赵福俊从平原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回到山东省武城县走上了神圣的教育岗位。三十六年来,她先后任职于该县鲁权屯、甲马营、刘庄等中小学校,身许教坛,汗洒桃李,将自己的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用爱心和智慧谱写了一曲人民教师的忠诚颂歌。
  1999年,因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挚爱之情,赵福俊被武城县育英学校聘为初中数学老师。
  因为学生来自全县不同学校,基础不一,程度有别,因此她在教学中总是寻找最合适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范兴坤、胡金岩两个学生由于基础差,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赵老师得知这一消息后,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找了两个简单题目,说:“你们两个现在认真地独立地做这两道题,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上来。如果能做上来,期末考试再给你们另加10分。”两人听后,异常兴奋,果真准确无误地完成两题。自此,学习数学的信心增强了,成绩慢慢地也上来了。赵福俊对教学孜孜以求,不知疲倦。有一次,她考虑一道数学题,竟错过了学校门口,直到想完题才发觉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已走过了三里多路。赵福俊这种忠诚于教育、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带动了育英学校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很多青年教师向她求教教学方法,她都全心传授。她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提出好的建议,使青年教师授课水平提高很快。
  2001年,武城县十一处民办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初中组前九名她的学生占了六名。
  赵老师还注重发现学生特长,并加以培养。新疆学生王一森在育英学习期间,赵老师发现他有音乐天赋,便主动劝他加入音乐小组,帮他借资料,教他识谱……王一森回新疆后,在给赵老师的一封信中写道:“赵老师,其实我并不想学音乐,只是看到您信任的眼光,关切的行动,我不忍心拒绝,现在我终于喜欢上音乐,衷心地谢谢您。”
  在生活中,赵福俊更像一位母亲。她时刻关心着每一位学生。女生宿舍没窗帘,赵福俊从街上买来小花布,一针针一线线,亲手做好窗帘,在家截了几段细铁丝,挂在孩子们的门窗上。侯娜同学说:“赵老师,比娘还亲。”吴娟同学说:“有一次我的凉鞋鞋袢断了,没时间回家调换,就让赵老师帮着修一下。赵老师不但帮我修好了鞋,还给我把鞋刷得干干净净,就像新的一样。”
  学生们流着泪水诉说着赵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如今,赵福俊永远地走了,离开了她工作三十六年的讲台,离开了她深爱的学生。但是作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园丁,她的品格将永远留在学生们的心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