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阅读
  • 0回复

加快技改步伐 促进结构升级 吉林: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国有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1
第1版(要闻)
专栏:在“三个代表”指引下

加快技改步伐 促进结构升级
吉林: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国有工业
  编辑点评
  科技进步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加快技术改造,实现集约化发展,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本省实际,下力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结构升级,抢占制高点,赢得了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他们的实践说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有可为。只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抓住市场先机,坚持不懈发展先进生产力,老工业基地就会焕发青春。
  本报长春6月20日电记者李忠春、张玉来报道:走进通化钢铁公司小型连轧厂,只见宽大厂房里横卧一条巨型轧钢生产线,却见不到几个作业工人。厂长张成武介绍说,原来的小型棒材生产线,工艺落后,成材率低,产品大量积压,属国家产业政策限期淘汰的生产线。1999年4月,公司投资1.4亿元进行技改,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艺——连轧式工艺轧钢。2000年1月投产后,生产效率提高了近两倍,两年收回了投资。生产的圆钢和带肋钢筋产销率达100%。
  通钢的成功技改,是吉林省近年来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曾在净亏损境地徘徊4年之久。面对严峻局面,吉林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本省实际,下决心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振兴国有工业经济。如今,他们的努力已大见成效。
  加快技术改造,推动结构调整是吉林振兴国有工业经济的重头戏。近几年,吉林省技改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总额达424亿元。仅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的技改项目就有200多项,有132个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技术86项。其中一汽—大众奥迪A6换型改造,吉林华星半导体大功率器件改造,吉林化纤粘胶长丝改造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标志着吉林重点行业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技术结构明显改善。技术改造新增效益占全省工业新增效益的60%以上,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4年来,吉林以节能降耗和环保技术为重点,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控制、余热利用等领域推广了50多项新技术和新工艺,取得直接经济效益9.6亿元。仅建材行业推广的立窑综合节能技术,每年即新增产值10%以上,年节约标准煤4万吨。这个省还高起点地开发了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产品。小红旗系列轿车、高速电动客车、人胰岛素等100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有力推动了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吉林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近4年全省国企累计投入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达45.1亿元,比此前大幅度增长。
  对科技进步、先进生产力的不懈追求,使吉林省国有工业经济于1998年走出困境,步入快速、高质量发展的轨道。2001年国有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65.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6795元,比1998年翻了一番。目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44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21吨。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国有工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