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大棚蔬菜富白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1
第1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大棚蔬菜富白朗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禹伟良  
数着手里的500多元钞票,从日喀则市卖菜归来的西藏白朗县巴扎乡冲堆村农民边多心里充满了喜悦。种了大半辈子青稞的他,去年开始种起了大棚蔬菜,今年种的西红柿已卖了4次,每次收入都在500元以上。
  如今在白朗县,数以千计的农民正在像边多一样品尝着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喜悦。而这喜悦,正是从山东来的援藏干部与当地干部同心协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结果。
  白朗县土壤肥沃,种植青稞、萝卜和土豆虽然使农民温饱有余,却难以鼓起他们的钱袋子。1998年,从山东济南来的第二批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研究决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面积种植大棚蔬菜。为此,干部们聘请了内地菜农到白朗“传、帮、带”。
  在白朗县科技示范园,来自济南的农民技术员张际国告诉记者,他们是去年8月来的,一共有8对夫妇:妻子们管理示范园的32个大棚,向藏族同胞传授经验;丈夫们则在4个乡镇现场指导大棚蔬菜的种植与管理。
  技术员们忙得不亦乐乎,县、乡干部也没闲着。除了制定政策规划外,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乡、责任村,经常下村入户,为乡亲们排忧解难。针对部分农民买的种子质量不高、大棚里种的蔬菜品种过杂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实行全县统一育苗、统一供种,无偿提供给农户;为了解决卖菜难问题,县里成立了专门的销售队伍,实行集中收购、集中销售……如今,白朗县的蔬菜大棚已发展到1000多个,所产蔬菜销往日喀则、江孜、拉萨。光是蔬菜一项,去年就使4万农民人均增收近200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