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精心打造农业品牌——广东肇庆市拓宽农民致富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1
第1版(要闻)
专栏:

精心打造农业品牌
——广东肇庆市拓宽农民致富路
张林书 朱英中 赵兴林
  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广东肇庆市努力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去年,肇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6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中共肇庆市委书记陈均伦把他们的做法概括为:“山下见田又见钱,山上见绿又见富”。
  瞄准市场需求
  肇庆市辖8个县(市)区和一个省级高新产业开发区,既有珠江三角洲优势,又具有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特色;加上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资源十分丰富。而今,虽说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但占全市77%的山区人口,人均收入与平原地区仍有不小差距。肇庆农业怎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农业不发展,全市经济就难有新突破;山区农村不脱贫,就没有全市的奔小康。
  基于这种认识,肇庆市先后建立了“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和耕地保护、农村开发扶贫等项工程;稳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九五”期间市财政投入支农资金79380万元,约占财政预算内支出的12%。农业布局调整和优化的步伐加大。
  近两年共调减50.1万亩低产粮田和低值糖蔗种植面积,改种优质蔬菜、花卉、水果等产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分管农业的黄平方副市长算了一笔账:去年“皇妃”贡柑开始结果,进入盛产期每亩可产2500—3000公斤,按每公斤收购价..4元计算,每亩收入近万元,比种粮食高七八倍。农民种植丝瓜、豆角、西红柿等,每亩收入至少四五千元,比种粮食高四五倍。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的收入逐年上升,肇庆市农村新建成的三层楼房比比皆是。
  肇庆市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同时,重点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水利工程和山区扶贫开发项目。如今5个山区县的农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实现了口粮自给,蔬菜播种、水果种植面积明显上升,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增幅大。而今,全市的松香产量约占全国的1/3,桂皮占1/5。
  提高科技含量
  发展农业的主导产业,关键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肇庆市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品种,特别是引进资金14.65亿元,发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农作物规范化栽培、速生林营造等技术,基本已为农民掌握应用。如今全市农业的优良品种覆盖率,种植业达到85%以上,畜牧业达到70%,水产业达到38%,林业达到36%。“三高”农业面积达740万亩,初步形成了肉桂、松脂、蔬菜、优质柑橘、荔枝、龙眼、肉鸡、肉猪和优质水果等生产基地。
  占地5000亩的高要市“广新农业生态园”,原本是一处山坡丘陵地,如今成了广东现代农业的一处亮点。他们建设“广新农业生态园”的初衷是:通过注入新理念,精心打造农业品牌;利用生态循环规律搞好果树栽培、禽畜饲养、池塘养鱼,在全省起到示范、教育作用。另一现代农业亮点是建在德庆县的“皇妃”贡柑种苗基地,对建基地标准、幼龄树提纯复壮及病虫害防治等实行科学管理。茁壮成长的80万株贡柑种苗,每年可为8万亩园地提供无病毒贡柑种苗。
  提供优质果树种苗和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栽种果树的积极性。在德庆县更新园开发基地,绵延10公里长的山沟披上了绿装。几年前,这里还是不毛之地,当地积极实行山、林、田、水、路综合治理,广大农民劈山路、筑沙坝、开灌渠;短短3年,以往水土流失严重的3个乡,已有7条山沟得到综合治理,种植“皇妃”贡柑1.1万余亩。四会市沙糖桔万亩基地也初具规模。站在山顶远眺,周边十多个小山包郁郁葱葱,陪同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坡度25度左右的山坡几乎都种植了沙糖桔。去年全市水果产值达6亿多元。
  壮大龙头企业
  不断推进大宗名优特农产品上规模、上水平,发展农业龙头产业,是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肇庆市通过“双引进”方式,即: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培植农业龙头产业已见成效。目前肇庆市与境内外客商签订合同金额达14.6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开展农产品基地化生产和加工,拥有资产500万到5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9家。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把“龙头”伸向了国际市场,还把“龙爪”延伸到千家万户。
  如今,高要市碧绿蔬菜发展有限公司紧紧围绕蔬菜这一主导产品,将冷冻厂、种子行、育苗场实行产与销、农工技贸于一体,对蔬菜实行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香港、澳门,还在广州开设了“高要市无公害蔬菜一条街”。蔬菜生产实现产、供、销配套服务,加快了蔬菜商品向产业化发展,该市的蔬菜种植由3年前的1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5万亩。去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碧绿”蔬菜富了千家万户。肇庆市鱼类加工厂与广东罐头厂合作,不仅使年加工量上升到60万吨,而且加工后冰鲜鱼类出口到日本和欧美等地,产值成倍增长。
  发展农业龙头加工企业,有效地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组织生产,从而形成“以工养农,以工补农”的新机制,为农产品增值奠定了基础。2001年肇庆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24.5亿元,带动农户14万家,农民户均增收1256元。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步伐。目前,肇庆市“三高”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初步形成怀集万亩茶杆竹基地、封开万亩油栗基地、德庆7万亩“皇妃”贡柑基地、四会10万亩柑橘走廊,以及怀集良种牛基地和万亩笋竹基地、大旺花卉基地等,18个品牌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