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东风吹开花千树——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综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2
第1版(要闻)
专栏:

东风吹开花千树
——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综述之一
崔士鑫 丰向红
  山东20余万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修路7万公里,架桥近两万座,27万困难户得到帮扶;新疆61万乡村干部深入农家、牧区,改造危房1.4万间,调处纠纷1.5万起,群众对乡村干部满意度超过90%;黑龙江600多个后进村党支部得到整顿转化,7400多名原来“走读”的乡镇干部把家搬到乡镇……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从东海水乡,到西域村落,从南疆黎寨,到北国山庄,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动了万里原野,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
  对“三个代表”的认识从模糊到比较清晰;对实践“三个代表”从被动到比较自觉。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觉悟上了一个大台阶,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迈出了一大步
  “原来以为‘三个代表’是大道理,离我们基层干部千万里;现在知道‘三个代表’是大真理,基层干部应该时刻记心里。”浙江省淳安县一位农村干部说出了成千上万农村基层干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的收获。
  据统计,整个学习教育活动期间,全国共举办培训班11.4万期,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讲课7.5万场(次),共培训学习教育对象2000多万人(次)。通过学习必读篇目,观看电视辅导片,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受到了一次比较系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逐渐从模糊到比较清晰,从笼统到比较具体,从肤浅到比较深刻。
  什么是“三个代表”、怎样实践“三个代表”?一些基层干部说:我们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发展经济,做富民强村的领路人;就是要树立新风,做先进文化的传播人;就是要与民同心,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海南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路村村委会主任在学习教育办召集的座谈会上,用民歌唱出了基层干部的心得:“‘三个代表’真是灵,使人学了心里明,丰富理论增观念,前进方向认得清!”
  在吉林,柳河县孤山子镇高台村党支部书记田德发从过去的“看家书记”,转变为积极为村民谋划致富门路的“领头人”。他说:“过去总认为自己当村干部不差上边的、不欠下边的,没想为农民和集体办更多事。现在感到责任重大了,我要当一个够秤、合格的‘代表’!”在湖南,2300多名曾不安心乡镇工作的干部,主动收回了请调报告。在陕西,优秀基层干部郭秀明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楷模,涌现出“活着的郭秀明”陈分新、“心里只有老百姓的好村官”乔占山、“位卑未敢忘宗旨”的马百党等一大批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典型……
  过去,群众抱怨干部不像话,干部抱怨群众不听话;而今,干部倾听群众的话,群众爱听干部的话。学习教育活动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得到了一次大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一次大改善
  去年3月9日,一个误传的消息,揪住了河南尉氏县蜜蜂赵村人的心。不知是谁传的,说来村里搞“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驻村工作队要离开了。村民们蜂拥而至,把正在村头组织文艺节目的驻村工作队员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位老婆婆紧紧拉着工作队长的手,舍不得他们离开。因为工作队来村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但却与村民朝夕相处,帮助这个18年没有建造过一间新房的村子,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使邻村的乡亲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村民们怎能舍得他们走呢?
  类似的动人场景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进村入户,与群众面与面相对,心与心交流,增强了群众观念,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北京市9万名干部走访农民66万人次,收集各类意见27万条;河北32万名干部进驻3万多个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63%;安徽共有53万多名干部走访农户599万,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9.2%……农村基层干部听到了过去听不到、听不进的意见,思想受到了触动;知道了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脉搏开始与群众一起跳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一位村干部说:“‘三个代表’从根本上教我们怎样当干部。过去埋怨群众不听话、难管理,现在看是自己脚跟没站正。”
  思想转变了,宗旨意识、工作方法、服务水平与开展学教活动前比,都大不相同。许多乡村干部由过去习惯于行政手段转为以引导服务为主;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由简单粗暴转变为说服教育,注意依法办事。一些县(市)部门和乡镇站所的干部,则变“坐等”办公为上门服务,在广东、山东、四川等地,开设集中办事“窗口”、“首问负责制”、“全程办事代理制”等便民措施,都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应运而生。
  各级干部转变作风,使干部与群众的心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新气象。
  “学教路”、“学教桥”、“学教电”随处可见,一大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转变观念找市场”、“拆掉庙堂建学堂”,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有了新进展。学习教育活动使农民得到了真实惠,农业和农村工作得到了大发展
  贵州省水城县杨梅乡光明村曾是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过的贫困山村。经过帮扶,家家户户告别了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村里通了电、通了水,建起了小学,有的村民还依靠科技种植致了富。在学教活动中,村干部进一步提出,不能只靠扶贫单位的帮扶,更要理清发展思路,加快致富步伐。他们根据本村实际,带领村民种下了8000株核桃,改造了两个村民组的电网,动员村民搞退耕还林、地膜覆盖、分带轮作……光明村的前景更加光明。
  类似于光明村这样的故事,在学教活动中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共修建乡村道路170多万公里,打井近130万眼,架设乡村桥梁20多万座,解决了7万多个村用电问题。群众亲切地称这些路、桥、电为“学教路”、“学教桥”、“学教电”。与此同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乱摊派等问题,也进行了专项清理。江苏省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撤并行政村1.5万个,减少村组干部19.4万名,仅此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6亿多元。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农民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事例比比皆是。
  更令人欣喜的是,许多地方出现了“不信神灵信科技、拆掉庙堂建学堂”等弘扬精神文明的新气象。仅浙江省就共整治非法庙庵2700多个,捣毁赌场近3000个,新增绿化面积5400万平方米。“让干部受到教育,使农民得到实惠”。中央提出的要求,业已转化为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部门包村、工作组驻村、下派机关干部任职到村,不少软弱涣散的班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两推一选”、“公开选拔”、建章立制,村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了优化。学习教育活动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山西临汾市安沟村,原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学教活动中,县、乡党组织安排原在乡里工作的梁顺喜回村任支部书记。梁顺喜上任后,从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抓起,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带领群众架桥铺路,发展生产,使安沟村在学教活动前后的3个月里发生了巨变。多年的告状专业户当众撕毁了告状信;学校的教学秩序很快恢复,流落到外村上学的14名学生返回了本村的校园;坑洼不平的出村路,经过整修变成畅通无阻的石子路。
  “农村要致富,选好党支部”。在活动准备阶段,各地对4.7万个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进行了整顿,调整了6.9万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8.3万名党支部委员。学教活动中,各地采取部门包村、工作组驻村、下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等办法,帮助后进村改变面貌。福建南平市选派39名县处级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624名科级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优化了乡村班子结构。
  同时,各地还通过建章立制把学教活动中好的经验制度化、规范化,持之以恒,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广东惠州市小金口镇把学教活动中创造的“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规范化,每个党员联系3到7户,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成为全省推广的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