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生动的世界电影史——评《影响世界电影一百名人排行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3
第7版(大地·评论)
专栏:

生动的世界电影史
——评《影响世界电影一百名人排行榜》
王汉杰
  电影作为19世纪末的科技发明,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音乐、戏剧、绘画之后,人们把电影称之为“人类的第七艺术”。电影的历史刚过百年,对百年历史的回顾与梳理,将使我们对这一门影响力巨大的艺术产生新的认识。《影响世界电影100名人排行榜》(海南出版社出版)为我们清晰地排列出了一条由人物构成的电影史的长廊,我们将从这100年100人的具体细节中,窥视到电影这门新生艺术的逻辑脉络。
  电影的诞生始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地下咖啡馆的电影公映,在人类的诸多艺术形式中,也许只有电影能如此精确地知道诞生日期。电影的发明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蒙太奇的电影思维和视听结合的传达方式,使人们获得了又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在《影响世界电影100名人排行榜》中,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逻辑线索:电影是时代科技水到渠成的发明,而这项发明的诞生,又给人类的思维增添了新质内涵。历史和逻辑在这里达到了统一,文明的发展是物质和精神交替作用的伟大产物,在电影这门艺术的历史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历史的自觉力量。
  电影作为科技的产物,是人类物质文明的结晶,作为艺术的载体,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又一助推器。在谈到苏联导演邦达尔丘克时,书中提及他在改编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时的感受。邦达尔丘克发现,尽管托尔斯泰没有看到过电影,但《战争与和平》的许多章节,不用改编就是电影的分镜头剧本,邦达尔丘克按照小说的原有节奏和叙述方式得到了改编《战争与和平》的许多灵感,托尔斯泰似乎在用电影的蒙太奇思维创作小说。也就是说,在电影这门视听艺术尚未真正地到来之前,托尔斯泰已经在长篇小说这门语言艺术中,观念地预言了它的到来。
  作者选取100个人对电影史进行梳理,在100个人物当中,我们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是电影导演,这说明导演在目前为止的电影史中,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电影这门艺术的生产需要工业社会的集体协作,而每一种协作因素都会给艺术的明晰、准确表达带来附加影响,但电影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仍将像诗歌、绘画、音乐艺术一样,被打上深深的个性的烙印,电影仍然是艺术家创造性精神劳动的产物。
  但是全书并没有忽略演员、制片人、发明家对于电影的有力影响,正是这些散发独特表演天赋的演员,给我们创造了代表一个时代的影像,正是那些在银幕背后的制片人、电影技术发明家,给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
  在全书中,我们看到东方文化和东方导演对于电影这门西方科技发明的巨大影响:中国、日本导演对于电影观念的发展演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蔡楚生、小津安二郎、侯孝贤、沟口健二、黑泽明……东方特有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在影响着电影这门艺术的创作方向。有不少西方导演都坦陈自己所受的东方文化的影响,希腊的安哲罗普罗斯、德国的文德斯、苏联的塔可夫斯基,都不断提到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对于自己创作的深远意义。在塔可夫斯基的《乡愁》中,他完整地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文字,来阐述自己对于世界未来的看法。
  这是一部由生动具体的人物组成的“人物版的世界电影史”,用文字阐述影像和声音作品是一种挑战,但文字也会有声像无法替代的优长。隐藏在影像背后的无法直接讲述的丰富、复杂内涵,借助文字得到了阐述,我们通过这些电影人的生活经历、生动细节和机智言语,得到了影像延展之外的思考。我们像抚摸长城上的砖石一样触摸这些生动的人物的经历,依次排列的砖石的不同肌理将告诉我们整座城墙的走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