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以造福牧民为幸福——记内蒙古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4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造福牧民为幸福
——记内蒙古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
本报记者 林治波 吴坤胜
锡林郭勒草原美丽壮阔,一望无际。
  一九七四年夏天,十九岁的蒙古族小伙子廷·巴特尔从呼和浩特来到这里插队,从此就在草原深处扎下了根,一干就是二十八个春秋。
  他的父亲廷懋是一九五五年授衔的少将,曾任内蒙古军区副政委、政委,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廷·巴特尔本可以选择另一条生活道路,回到城市里从政、经商,或坐办公室,但他却义无反顾地留在了草原深处,成为牧民的贴心人、致富的带头人,成为大草原上“三个代表”的坚定实践者、真正的草原巴特尔(英雄)。
  如今的廷·巴特尔,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县)洪格尔高勒苏木(乡)萨如拉图亚嘎查(村)的党支部书记。
  一边是繁华的都市,一边是偏远的牧区,廷·巴特尔毅然选择了后者。一次次返城的机会,廷·巴特尔都让给了别人,他把自己的身心都留在了草原
 廷·巴特尔十一岁那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时任内蒙古军区副政委的廷懋成了“黑帮”,被关押起来;内蒙古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任上的母亲也未能幸免。廷·巴特尔成了无人照顾、受人歧视的“黑崽子”。
  在动乱的屈辱和磨难中,廷·巴特尔度过了中学时代。一九七四年,巴特尔高中毕业了。他曾经想当兵,但遭到了拒绝。既然“黑崽子”当不了兵,就上山下乡吧。那时,父亲的“牛棚”生活已经结束。趴在父亲用过的军用地图上,廷·巴特尔的手指指向了地处浑善达克沙地——锡林郭勒草原深处一个叫萨如拉图亚的偏远的嘎查。他知道,蒙古语“萨如拉图亚”是月亮的意思,多美呀!
  可姨父对他说:“别去那个地方,我在那里打过土匪,那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地方。”“那正好,我去了,就不回来了。”廷·巴特尔平静地说。
  “去吧!年轻人多吃点苦有好处。”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廷·巴特尔的决心。
  谁也没有料到,那个晚上近乎随意的那么一指,竟决定了廷·巴特尔的一生。
  一九七四年七月,廷·巴特尔和四十多名知青一起,怀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颠簸了六百多公里的路途,来到了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
  大草原不仅广袤,而且美丽,宁静,让廷·巴特尔的身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展和快慰。尽管生活的艰辛、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都出乎意料,但草原的博大,牧民的宽容,抚慰着廷·巴特尔的心灵,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最纯真的情感。他说:“到了草原,彷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牧民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他们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而他们的孩子却享受不到。晚上,牧民和我们都没有被子,只能和衣而卧,看到我们衣服单薄,牧民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给我们盖上,你不同意都不行。”从那时起,廷·巴特尔就对自己说:“牧民对我的好,一定要报答!”
  报答的心情化作了实际的行动。打草,放羊,剪羊毛,种树,开拖拉机,巴特尔样样干得起劲,样样干得出色。不知不觉中,廷·巴特尔成了全嘎查四十多名知青的“头儿”,并先后担任农场负责人和林场场长,成了牧民们喜爱、信赖的“知青巴特尔”。
1976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国家落实政策,下乡知青可以返城了。消息传来,知青点炸开了锅,大家兴奋地说:“终于有盼头了!”可是,当大家得知廷·巴特尔的父亲负责落实知青政策,热烈喧闹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有老子当靠山,第一个走的准是廷·巴特尔。”知青们开始躲避他,疏远他。
  巴特尔明白大家的心理,嘎查召开知青大会,廷·巴特尔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谁有指标谁可以走,没有指标我的让出来。大家留下来干,我领头;走,我把最后一个送上车!”
  知青们一个个地走了,没走的也心绪浮动,而廷·巴特尔仍在扎扎实实地干。村乳品厂连年亏损,难以为继,巴特尔主动请缨,接过厂长的担子。白天搞生产,晚上点着蜡烛自己动手改造机器设备。有的干部想从厂子里白拿乳品,巴特尔回答:“不行,这是集体的财产。”一年下来,巴特尔体重掉了十来斤,厂子却扭亏为盈,赚了5万元。
  这一年的11月20日,21岁的廷·巴特尔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牧民。”廷·巴特尔融入牧民的大家庭中,就像一颗金色的种子,在博大而丰厚的草原上吸取养分,开花结果
  牧区的生活不如城里舒适,牧民们对于知青纷纷回城都能理解。牧民宝音德力格尔说:“廷·巴特尔不回城,我也奇怪,如果换了我,有条件回城,我肯定回去了。”
  但廷·巴特尔坚持留在草原,自有他的道理。
  一年春节,已经当上副嘎查长的廷·巴特尔回呼和浩特探亲。母亲看着皮肤黑红的儿子,心疼地说:“巴特尔,我和你爸都老了,你回来吧,回到我们身边来。”
  巴特尔对母亲说:“我不能回来。回城我是文盲,在牧区我算是有文化的人。再说,我一走,牧民就哭。”
  “要不先把户口迁回来,你什么时候想回来再回来。”
  “那怎么行呢!我已经是牧民了,得生活在草原上。牧民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牧民。”
  当他风尘仆仆回到萨如拉图亚时,闻讯赶来迎接的牧民们“呼啦”一下围住了他,有人冲上前来紧紧地抱住他,好像生怕他跑掉似的。热泪盈眶的巴特尔深深地感到,牧民对自己的这份深挚的感情,比什么都真实,比什么都珍贵。
  母亲对巴特尔留在草原的理由将信将疑,她要亲自来草原看看究竟。
  百闻不如一见。到了萨如拉图亚嘎查,老人家才真切地感受了牧民对巴特尔的依恋之情。她对记者说:“牧民们什么事情都找巴特尔商量,有了什么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巴特尔,把他当成了主心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不会相信的。”打那以后,老人再也不提回城的事了。
  也许是怕廷·巴特尔会突然走掉,牧民们开始为他张罗婚事。一天,嘎查里的套马能手、巴特尔的好朋友道不钦苏荣把他拉到一旁,神情庄重地说:“我有两个妹妹,非常勤劳,你挑一个在咱这儿成个家吧!”
  1981年底,廷·巴特尔和道不钦苏荣的小妹妹额尔登其木格结婚了。因为工作出色,嘎查奖励巴特尔一匹带小马驹的母马,他用这匹母马换了一顶小蒙古包,这便成了他们的洞房,成了他们的家。母亲从呼和浩特赶来,看着那一顶破毡房和两双筷子、两个碗的家当,心疼得落了泪。巴特尔却笑着安慰母亲:“没啥,别的牧民也是这样过来的。”
  牧民们见巴特尔在草原安了家,都打心眼里高兴,并公推他当领导。1983年,萨如拉图亚嘎查举行嘎查长换届选举,廷·巴特尔差一票就获全票,但参加会议的牧民们不干了,他们拍着桌子大声喝问:“谁没投廷·巴特尔的票?有种的站出来!”原来,是廷·巴特尔想推荐更年轻、更有文化的人当嘎查长,所以没投自己的票。牧民知道了实情,才没有计较。
  家风连着党风。廷·巴特尔的成长,与良好的家风熏染密不可分。而扎根草原二十八年的磨砺,使廷·巴特尔从将军之子成长为草原之子
  从萨如拉图亚嘎查采访完毕,我们驱车来到呼和浩特的内蒙古军区大院,采访廷·巴特尔的父亲廷懋老人。
  老人年近九旬,精神矍铄,爽朗健谈。他早年就读山东大学,曾任学生会主席,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后来又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36年加入党组织,1937年参加八路军。
  应当说,廷·巴特尔的成长和成就与家庭的教育影响密不可分。但廷懋老人谦逊地说:“廷·巴特尔不是我们培养的,是草原培养了他,是牧民培养了他,是党培养了他。我对孩子谈不上多少教育,如果说教育,那就是家庭的影响。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比别人高贵,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被打成‘黑帮’后,对我和家人最好的还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因此,一个人要想一辈子站得稳,就要永远和老百姓息息相通。在我这个家庭,我特别强调这种思想意识。比如,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爱劳动。平时家里修修补补、敲敲打打的活儿,都是自己干,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品质。”
  “此外,我也常常给他们叨咕:一不要依赖父母,那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路要自己走,事业要自己干;二做人要有一点‘傻气’,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不要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谁都不喜欢;三要注意强壮身体。”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廷懋将军也时常惦记着自己的儿子,也曾经去草原看望,但每次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从不惊动当地的领导。草原的路不好走,汽车在沙窝子里中趴了窝,牧民们知道后骑马赶来推车。“人民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廷懋老人深有感触地说。谈起儿子巴特尔留在草原的事,老人说:“有人不理解巴特尔的选择,似乎高级干部的子女留在草原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牧民需要他,需要就是价值嘛!他在牧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为什么非让他回来不可呢?”
  老人接着说:“我退休的时候,北京军区在北京八大处给我盖了房子,还可以带一个子女进京就近照顾我。我问巴特尔愿不愿意跟我进北京,他表示不愿离开草原,我就把北京的房子退了。这个时候他完完全全成了一个牧民,与嘎查牧民兄弟的感情更深了,事业也发展起来了,心情舒畅,日子过得不错。他的选择我很理解,我欣赏我的儿子。”
  问及对巴特尔的宣传有什么建议,廷懋老人说:“这个宣传有必要,走的是正路,弘扬的是正气。但是,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要拔高了。其实人都有缺点,巴特尔也不例外。”
  “实事求是,不要拔高了。”说得多好,我们铭记着老人的叮嘱。(附图片)
  廷·巴特尔同志近影。
本报记者 吴坤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