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浏阳河畔小化工污染何时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4
第6版(综合)
专栏:记者来信

浏阳河畔小化工污染何时了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黄兴镇浏阳河畔的13家严重超标的硫酸锰厂,除1家刚停产治理外,其余12家仍在开足马力生产。含有酸、锰等有害物质的废气、废渣、废水,对大气、土壤、地下水及农作物造成了严重污染。
  6月21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率领“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督察小组,来到长沙市郊的长沙县黄兴镇检查小化工的治理工作。汽车驶进黄兴镇,记者看到“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等横幅。与这些标语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该镇小化工长期污染环境的严峻事实:距离浏阳河100多米的蓝天化工厂,自1990年建厂以来废气、废水、废渣无一达标,仅废渣场的面积就达10余亩,深10多米;1996年投产的仙旺化工厂排放的废气超标2—3倍,废水染黑了周围的土地和水塘。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这13家小化工每年排放工业废气6640万标立方米,产生含有硫酸和锰的固体废渣2.8万吨,废水6.4万吨。据环保专家介绍,废气中的污染物不仅使空气质量大为下降,落到地面后还使土壤、地表水和植物表面的锰离子含量升高,危及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安全。高浓度的含酸废水任意流入农田、塘坝、河流,使浏阳河水质受到破坏;露天堆放的含锰废渣经雨水冲刷后,四处蔓延的渣液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人们担心,这些污染物将影响几代人的生存环境。
  严重污染环境的小化工厂,在黄兴镇由1986年的1家增加到现在的13家。5月16日,迫于各方压力,长沙县才对这些早该关停的小化工发出“限期治理”通知,要求他们到今年11月底“达标排放”。
  汪纪戎副局长指出,这些工艺落后的小化工污染严重,已经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地方政府应立即停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的违法行为。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