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发扬好传统 温暖送万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8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扬好传统 温暖送万家
  本报评论员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关心、帮助困难职工的要求,全国总工会从1992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始实施送温暖工程,至今已有10年了。
  10年来,每逢元旦春节期间,全国各级工会干部带着钱和物,“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为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排忧解难,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慰问,送去温暖和真情。党中央对这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总工会的一份报告上批示:送温暖是我们党的好传统,要发扬。中央领导同志每年都身体力行,同各地党政领导同志和工会干部一起,深入到职工中问寒问暖。
  10年来,送温暖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已经由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发展为党政机关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全国各级工会累计筹集慰问款104.42亿元,走访慰问了48.2万户次困难企业和3975万户次特困职工、劳动模范、离退休职工和伤病残职工家庭;特困职工档案普遍建立;送温暖工程基金稳步增长;帮扶形式多样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送温暖工程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大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全国70余万党政干部与4.9万困难企业、80余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建立了对口帮困联系,密切了党政机关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发展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层次;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利益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送温暖工程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维护社会稳定,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逢佳节倍思亲。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会干部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职工当作自己的亲人,关心爱护、援手相助,进一步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新风。如今,“送温暖”已经成为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一个温馨的名词,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已渐成风气,公民的道德水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切充分说明,送温暖工程是一项具有生命力的活动,是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形式,应该坚持和推广。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将稳步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将有更大提高。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企事业单位仍可能遇到生产经营困难,还会出现一些困难职工群体。职工家庭的一些变故,也将使少部分职工生活出现特殊困难。解决这些问题,要靠经济的发展,要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而送温暖工程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干部转变作风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支持和配合各级工会开展的送温暖工程,帮助工会解决在开展这项活动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各级工会要认真总结10年来开展送温暖工程的经验,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送温暖工程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推动送温暖工程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推进送温暖工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把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坚持下去,搞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