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对话新网通——访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总裁奚国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4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焦点

  此轮电信改革中,由网通、吉通、中国电信北方10省、市分公司组成的新网通集团,如何看待未来电信竞争格局?如何看待第三张移动牌照?如何看待上市?如何看待价格战?
对话新网通
——访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总裁奚国华
本报记者 冉永平
  新网通集团成立,困扰电信业多年的市话垄断终于打破。作为中国电信最直接的竞争者,新网通自然会备受关注。最近,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如新网通如何看待未来竞争格局?如何看待移动牌照?如何看待上市?如何看待价格战等等,独家专访了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总裁奚国华。
  深化改革的产物
  记者:电信界都认为,打破市话垄断是世界性的难题,而新网通的出现终于在市话范围内引入了竞争。作为市场闯入者,新网通怎样评价此举对未来电信市场格局变化的意义?
  奚国华:新网通的成立对电信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意义深远,而电信骨干网、市话领域形成有效竞争对电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回顾这些年的电信改革,不难看出,我们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这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从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到后来邮电分营,移动、寻呼从中国电信剥离,都是在引入竞争要素。很明显,这样的改革不仅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益,而且最终也让消费者受益。比如电信改革以后,绝大多数电信价格呈下降甚至大幅度下降趋势,电信的服务特别是竞争充分的移动通信的服务大大改善。而随着电信改革的深入,市话引入竞争就日显重要。因为市话是最基础的通信手段,如果这个最重要环节没有竞争,仍旧垄断经营,最终会成为制约整个电信业发展的桎梏。
  道理很简单,市话是消费者最基础的通信手段,这个领域不竞争消费者很难真正享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市话是其他所有通信的基础,别的领域垄断打破了而基础仍然是垄断状况,这样的脱节必然会带来新的矛盾,从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新网通是深化电信改革的必然产物。如果说联通成立是为电信业引入了竞争,那么新网通则把竞争引向深入,使竞争更有效、更充分。
  当然,如何在市话领域开展竞争,国际上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它的经营、业务、利润模型还有待探索。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新网通才是电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毕竟新网通得到了中国电信约1/3的资产。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奚国华: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简单地站在企业的角度看谁受益、谁牺牲,关键要看此举对产业发展的利弊。而且,无论中国电信还是网通,都是国有资产,如何让这些国有存量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益,更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对企业而言,垄断加短缺日子最好过,但对产业则不同,垄断会失去活力,只有竞争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对消费者也同样,只有在竞争的市场里才能成为真正的“上帝”。因此,从现象看,网通是受益者,从本质上讲,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是整个电信产业。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任何一个政府在出台政策或作出一项决策时,都不会为了一个企业的利益而牺牲整个产业的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这是常识。
  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记者:中国电信市场在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开始趋缓。去年,中国电信的增长只有5.6%,首次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一些人认为,中国电信的增速下降,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没有新的增长点。因此认为尽快得到第三张移动牌照是电信恢复活力的关键。网通怎样看待移动经营牌照?
  奚国华:对于移动牌照我们当然也渴望拿到,而且渴望早点拿到。但是,这个问题不是企业自身能决定的,国家要通盘考虑。因此,作为新网通,我们不能把发展寄托在移动牌照上,必须先看看自己能做什么,绝不能怨天尤人。给我们牌照我们会更好更快地发展。目前拿不到牌照我们同样要健康快速发展。
  企业的发展历来有两种形式,一是扩大外延式发展,比如扩大经营范围,上移动通信;二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对于电信运营业,这条路同样是可行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更迫切。电信运营业,由于持续的高增长和过去的垄断经营,大家对挖内潜认识不够,所以发展空间也更大。新网通必须向充分竞争的制造企业学习,从习惯于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甚至要有过苦日子、紧日子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对于新网通这样的新企业,我们必须让我们所属公司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记者:除了牌照,上市也是电信运营业的热门话题,移动、联通都是上市公司,中国电信也在竭力争取,新网通对上市如何对待?
  奚国华:上市可以融资,对任何企业,资金都是重要的。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有时机问题,有时候好事选错了时机也不一定会是好事。目前,从全球经济大环境以及IT经济小环境看,上市融资都不是很有利。
  其次,如果说上市仅仅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就失去了上市的完整意义。如果企业不利用上市机会进行企业内部机制的变革,融资会成为一锤子买卖,这样的资金对企业发展没有真正的好处。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吃了亏,我们当然要汲取他们的教训。
  我们认为,资金对于企业很重要,它是血液;但相比之下企业机制更重要。因此对于新网通,我们要先把自己内部调整好,再选择比较好的时机上市。通过上市,为企业输入更多血液,并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内部机制,从而实现加速发展。但现在显然不能急于求成。
  规范竞争最重要
  记者:新网通与中国电信在资源、资产上的划分比例基本上是“三七开”,也就是说,中国电信是新网通的两倍多,新网通仍然属于弱者。对于弱者,政府仍然会采取不对称管制。但也有人认为现在是该取消不对称管制的时候了,您怎样看?
  奚国华:首先要承认我们是弱者,这是事实。政府对弱小者采用不对称管制是按照国际惯例实施的,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比如中国联通这些年的快速成长就是证明。但是,我们也承认,不对称管制是个过渡政策,最终企业还是要靠自己长大。如果企业躺在这个政策上,恐怕永远都大不了。即使表面大了,也会是虚胖。如果你自身是阿斗,不管怎样都是扶不起来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观点依旧是,国家扶持,我们感谢。但我们必须学会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国家。我们希望公平、规范竞争的那一天早一点到来。
  对于“三七开”我们是这样看的,大和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是个变量,不可能是常量。今天你是三,明天你可能是四、是五,当然也可能会是二甚至是一,一切取决于自己。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三七开”都是祖上留下的,如果是败家子,多少财富都会被吃空。因此新网通不看重目前的大小,我们更关注发展,关注未来的竞争力。
  记者:市场经济中的确不乏后来居上甚至小鱼吃大鱼的事例,但愿新网通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逐步壮大起来。但是,新竞争格局的形成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联通与移动竞争,总体是在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恶性竞争的不和谐现象。中国电信与新网通的竞争新格局出现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奚国华: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由于我们过去长期处于垄断状态,对竞争还不熟悉,容易把竞争简单化。最简单的竞争就是价格战、就是降价。我认为,很多企业热衷于价格战的原因有二:一是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二是反正是国有资产,即使是低于成本的价格战,亏了也不心疼。后一点说明,我们对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有问题。
  因此,我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和中国电信今后的竞争也会落入恶性价格战的怪圈。这样的竞争对企业不利,对国家不利,最终对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也不利。因此,新网通必须遏制打价格战的冲动,要把竞争引入更高层次,不仅要学会在价格领域竞争,更要学会在服务、质量、新技术、新业务领域竞争,真正形成全方位竞争,而不仅仅盯在价格战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竞争中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