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承前启后的艺术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5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中国京剧音配像系列

承前启后的艺术工程
王永运
  我是个老戏迷,在京、津、沪看了70多年的戏。从国剧宗师杨小楼到四大名旦、四大须生、花脸三杰、四小名旦和李、袁、叶、杜,都曾一一寓目。人到晚年,不禁深深回忆起他们的卓越表演,然而,多数名伶已然辞世,健在者也难再登台,我总以为生平这一遗憾恐再也难补了。不料,音配像文化工程做了一件大好事:从1985年提出并着手准备,1994年开始,历时8年,到今天已经为312部演出录音配了像,到7月还有30部戏告竣,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剧目最系统的京剧音像制品。
  在我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后看过两次盛大京剧演出。一是1956年夏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的《四郎探母》,由李和曾、奚啸伯、陈少霖、谭富英、马连良分饰杨四郎,张君秋扮演前后公主,吴素秋演中部公主,尚小云演萧太后,姜妙香演杨宗保,李多奎演佘太君,萧长华、马富禄分演二国舅,可谓玉朗珠辉,名重一时。这次我在音配像节目中见到这出戏,颇有“故人重逢”的感觉。二是北京京剧团1959年夏在天津首演《赵氏孤儿》,马连良演程婴,谭富英演赵盾,张君秋演庄姬,裘盛戎演魏绛,演出当中我同马连良先生还有一次难忘的会晤,承他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向我详尽地讲述了他对程婴这一人物的感受和心得。这次演出也列入了音配像,使这类品位极高的艺术精品得到保留、传承,必将在今后对青年演员起到不可低估的示范作用。
  搞京剧音配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参加这一工作的人都能恪尽其职。我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小王桂卿为周信芳的配像,几乎达到逼真的程度。我看他配的《追韩信》、《赵五娘》、《南天门》,顿时使我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在上海观赏周信芳演出的情景。中年演员张学津配演了不少马派戏,也能抓住马派艺术的神髓,获得极高的评价。张君秋的众多弟子分别担任录像,也很出色地体现出他生前的水平。而《赵氏孤儿》配像,在选择演员方面竟然是如此完美。由马连良的亲传弟子张学津配程婴,谭富英的亲传弟子高宝贤配赵盾,张君秋的亲传弟子王蓉蓉配庄姬,裘盛戎的哲嗣裘少戎配魏绛,堪称铢两悉称,美轮美奂。最近我看到一次荀派的《汾河湾》,我原来以为是孙毓敏配荀慧生的柳迎春,不料,孙毓敏只担任艺术指导,扮演柳迎春的却是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龚苏萍,但是她无论表演动作乃至进窑门的水袖身段,均有荀派风韵。看来孙毓敏是认认真真地传授,龚苏萍是老老实实地学习,才有此不凡成绩。
  我还希望,一是能够为“江南第一旦”黄桂秋搞一部《别宫祭江》的音配像,因为他是与周信芳合作并曾经挂头牌的人物;二是把梅兰芳与杨小楼的全套唱片《霸王别姬》配像;三是为杨小楼与郝寿臣的全套唱片《连环套》配像。这些都是京剧中精品之精品,通过音配像,使之广泛流传,当属众望所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