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庄浪“三送”得民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4
第1版(要闻)
专栏:

  庄浪“三送”得民心
  本报记者 李战吉
  甘肃省庄浪县是全国的梯田化模范县,本报曾经以显著版面报道过他们艰苦奋斗的感人业绩。在不久前省里进行的县级干部考评中,该县群众对干部的满意率达到了95%。当记者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前去采访时,熟识的乡亲们津津有味地讲起了县、乡干部“三送”的故事。
  送钱到田
  庄浪县南部的韩店乡山高地少,靠种粮只能有饭吃,难以有钱花。山上出产黄芩、独活等三四百种中药材,其中大黄品质上乘,被《唐本草》称为“庄黄”。经过调研,乡里领导便把目光瞄向了中药材种植。一听说种药材,农民心里就打了鼓——钱从哪里来,药往哪儿卖……乡党委决定由乡里垫钱买苗,赊给农民种。药材种好了,农民还苗款,利息乡政府包;药材卖不出去,乡里按保护价收购;农户绝收,如果是因为技术指导失误,按照土地等级发给补偿粮,保证农民的收入不低于种粮食。以乡里的名义贷款,银行怕担风险不答应。几位乡领导一商量,决定以个人名义向银行借贷。乡党委书记杨晓8万、乡长孙国瑞8万……8名乡干部一下子贷款42万元;还筹集了21万元的“风险基金”,以备补偿农民损失。
  去年3月,乡里干部带人从邻县的中药材苗圃买回苗,又请来了15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土专家,分散到地里指导农民栽种。乡、村干部和农民一起土里滚、风里吹,脸上脱了一层皮,忙活了半个月,种下了5000亩药材。乡里还派了1名干部兼任乡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专门为农民经销药材。如今,韩店乡的药材已经卖到了天津、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广东,甚至卖到了韩国。
  在王家崖村,记者碰到了农民柳仲仲。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2001年他试着种了7分地的药材,仅1分黄芪,连药带籽种就可以卖到520元,而种土豆,1亩地最高也只能收入400元。这几天他正在联系买籽、买苗,准备今年种上1亩半。王家崖村的气候不适宜木香生长,由于种木香而受了损失的几户农民,已经拿到了乡政府给的补贴粮。这位种了半辈子粮食的农民朴实地说:“过去乡、村干部到家里来是催粮要款,现在是送钱送粮,帮我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利益我们得,风险乡里担。共产党的干部心眼好,说话算数哩。”
  送水上山
  庄浪县干旱少水。梯田建设改善了小气候和生存环境,但是不少生活在山区的农民吃水仍然困难。尽管财政很吃紧,县委、县政府还是继续发扬“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想方设法筹集了30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南部山区供水站”。
  筹办这件大事,县、乡干部真是费尽了心思。为了节约资金、保证质量,他们多方联系,买来了大小十几种PVC水管,依照水流量和用水户数精心配置相宜的管道;为了保障水源供应,他们组织打了两眼内径8米的大口井,还结合治河,在河底铺设了400米的暗槽,集流引水。
  从去年5月开始,县水利局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就忙在现场、吃在现场。农民群众也积极参战,投工投劳折合人民币110多万元。经过半年奋战,他们建起了清水池、泵房、高位蓄水池和其它辅助设施,铺设了100多公里的供水管道,把清澈的甜水引上了海拔1900多米的黄土高坡,送进了山区农民的家里。从此,庄浪县的南坪、水洛、盘安、颉崖4乡28村的4818户农民告别了吃水难的历史,23000人、5100头大家畜吃上了自来水。
  记者走进苏坪村的一户农家,谈起水的话题,刚刚吃上自来水的女主人苗巧梅仍然激动不已。她从牲口棚里牵出毛驴,架上水桶,比划起从前驮水的情景。那时她每天要花1小时,往返2公里下山驮水,遇到雨天,路打滑,没法下山,只能吃房檐水。做饭、洗衣用水成了妇女的沉重负担。“现在可好了,政府把清水送到了俺们家里……”说到这里,女主人喜笑颜开。
  难怪通水那天,家家户户点起清香,放起鞭炮,不少人家给水龙头挂上了苹果,给大门贴上了对联,来表达心中的狂喜。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千年愿望成现实,饮水不忘共产党”。
  送人下川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庄浪县绝大多数人民都过上了梯田化和生态建设带来的好日子,可是东部关山林区的一些农民还在住茅草房、吃救济粮。雹灾、虫灾、冻害、兽害接连不断,一家种几十亩山地,还是填不饱肚子,只有毁林卖木求生。县委、县政府决心将这些苦熬在海拔1800米林区的农民搬下山来。
  2000年5月,他们千方百计筹措了160多万元,在临近公路的郭漫村建设了两个移民点。每户移民有140平方米的前后院、60平方米的砖瓦房。政府还给每位移民调剂了1亩8分平川地,统一规划,帮助他们种植中药材。盖房期间,县、乡干部经常深入工地,过问材料采购、施工质量、工程进度。县委书记王浩林看到原来设计的街道太窄,没有后院,便说,移民新村的街道一定要能跑开汽车,山里的农民养牛养惯了,一定要留个后院,让他们继续发展养殖业。
  记者踏上移民点的宽阔街道,正赶上山民徐志杰刚搬进新居,亲戚、朋友、邻居一起赶来祝贺。屋里摆着崭新的组合柜、写字台、彩色电视机,从山上带下来结婚陪嫁的3个小木箱,挤在了新房一角。搬到平川地的山民们,七嘴八舌地倾诉起内心的喜悦。在山里滚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孔祥军激动地说:“我们第一回走上了平川道、住上了砖瓦房,第一回点上了电灯、看上了自家的电视,祖孙三代第一回有了一个小学生。是干部给我们送来了光景,要不是共产党,我们这些人只能在山里自生自灭了。”
  县扶贫办的领导告诉记者,眼下已经有3村8社的47户农民迁到了平川。马山村是第一批搬下山的,他们退出的690亩耕地,如今种上了62万多株油松。今年,山民们退出的1900亩山地里,都将擎起郁郁葱葱的青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