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三谒列宁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8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旅人心语

三谒列宁墓
果毅
  列宁这个名字在几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神圣的。毛泽东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声炮,便是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中亲自指挥打响的。还不止于此,列宁在随后签发的《和平法令》中,明确提出应将沙皇俄国掠自中国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归还给中国。这种公正无私的彻底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令人感佩,因此,列宁之于中国人,就显得格外亲切。
  拜谒列宁墓,是千百万中国革命者可望而不可求的事,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如愿,我却有幸先后三次瞻仰列宁的遗容。三次拜谒,景象各异,心境亦不同。
  第一次时值1965年深秋,我们一群教育部选派的留法学生,自北京乘国际列车赴巴黎求学,途经莫斯科,在中国驻苏使馆小住十余日。听说使馆领导要组织我们拜谒列宁墓,个个兴奋不已。那天,我们就像过节一样,都早早起来梳妆整洁。来到红场,远远望去,列宁墓门前一条数百人的长队正慢慢向前蠕动。我们走近队尾,按顺序排在后面。不大工夫,苏方管理人员将我们从队尾领出来,安插到队伍的前部。陪同的使馆同志说,这是对外国集体参观者的惯常礼遇。我们被告知,进入列宁墓后,一要脱帽,二不能说笑,三不能停步。墓两旁的卫兵像雕像一样纹丝不动。步入墓室,光线幽暗,气氛肃穆而威严。慢慢移近,伟大而平凡的列宁静卧于水晶棺内,脸色红润,双目微合,就像刚刚沐浴后正在安睡一样。从列宁墓走出来,我们的心中充溢着幸福感。
  第二次是在1967年1月25日,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正如燎原之火席卷神州,声播世界。不要说我们这些中国学生禁不住它的吸引,就连法国学生也受其影响闹起了学潮,最终导致爆发1968年的“五月革命”。在世界上三十几个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已经很难维持正常学习环境,纷纷要求回国参加运动。我们留法六五级学生64人与留芬兰学生5人,共计69人在回国途中同时抵达莫斯科,住在中国大使馆内。1月24日,我们商议一起拜谒列宁墓。经使馆同意,25日一早,在使馆人员和新华社记者的陪同下,我们乘大轿车来到红场。当时的中国留学生都是统一制装,不是深黑便是藏蓝,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十分惹眼。近身看时,每个学生胸前都别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毛主席像章,右手都握着一本被称为“小红书”的毛主席语录。在外国人眼中,这就是典型的“红卫兵”形象。这批“不速之客”可能因此而引起了红场管理当局的警觉。开始,他们按传统做法,将我们一行人安排到参观者队伍的前半部,以示照顾。
  但几分钟后,我们的后面便突然出现百来名脚蹬马靴的便衣警察。这些人个个身高体壮,就连我这个一米八三的大个子都得仰头看他们。队伍慢慢向前移动,大家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走到列宁墓门前,停下脚步,列队诵读毛主席语录时,后面的便衣警察便立即拥上来,将我们团团围住,继而大打出手。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所谓“红场事件”。据说,“文革”后期,周恩来总理在谈及这一事件时,曾经批评它是“极左”思潮的产物。事过境迁,在35年后重新审视这一事件,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首先,我们不该违反列宁墓的规矩,在没有事先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我行我素地在列宁墓门前停步并高声诵读。因此,应该说事件的起因在我方。当然,苏联当局的反应也太过敏感、激烈。导致这一悲剧的背景因素是当时中苏双方相互敌视,几达水火不容之地步。列宁他老人家如果九泉有知的话,不知作何感慨?
  2002年初夏,事隔35年后,我又一次来到列宁墓,拜谒他老人家。这一次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一言难尽。因为只有3人,没有享受外国集体参观者的优惠照顾(我没有打听,这种习惯是否还有)。我们依次排队走进墓内,列宁像37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样安宁而慈祥。在环绕水晶棺的几十秒中,我的目光始终凝聚在列宁的脸上,久久不愿离去。我似乎有一种预感,这或许是我们与列宁的诀别。因为,自从苏联解体以后,是否继续保存列宁遗体,一直是一个争议不休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