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边民一家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02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睦邻边关行 中蒙篇之一

边民一家亲
本报记者组
  本报记者组抵达中蒙边界上的重要口岸二连浩特当天,正逢“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一大早,二连边防检查站官兵刚刚做好公路口岸开关的准备,就有两辆装饰得五彩缤纷的大客车从蒙方境内驶来,车上坐着数十名衣着鲜艳的蒙古国少年儿童和他们的老师,他们专程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要在中国北部漂亮的边境小城二连浩特度过快乐的节日。
  边检站的官兵体谅孩子们此刻的迫切心情,为了让孩子们从进入中国境内的那一刻起就亲身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他们以最快的速度为孩子们办好通关过境的一切手续,并衷心祝愿孩子们在中国玩得开心。望着中国边防官兵和蔼可亲的面容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与中国公安边防部队的叔叔阿姨们留下珍贵的合影(见下图力鸿摄)。
  中蒙两国边界线绵延数千公里,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拥有共同边界线最长的一段。短短几天的采访,使记者深切体验到中蒙两国边境地区的祥和与安宁,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深入人心。
  二连浩特市对面的蒙古国境内,有一个伴随着口岸开放而兴旺的小镇扎门乌德。镇上的居民与我二连市的很多边民同属蒙古族,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两国边民通过口岸互通有无,走亲访友,贸易经商,关系越走越亲,感情越处越深。
  在边检站领导的安排下,记者跨过国门,走进对面镇上一户蒙古居民的家中。见到中国客人来访,主人拉玛珠大娘显得很高兴。看得出,大娘与陪同采访的二连边检站蒙族干部斯日古楞关系很熟。听说我们从北京来,大娘为我们端上奶茶,与我们聊起了家常。
  拉玛珠大娘今年60多岁,她的大半生几乎都在扎门乌德度过。作为一个老资格的边民,她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原苏联解体后,蒙中两国边境地区人民友好关系的迅速发展。据老人讲,她不止一次到过中国,亲眼见到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她指着家里的彩电、冰箱等对记者说,她们一家人从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中受益匪浅,口岸开放为几个孩子找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一家人的生活也因此改善了许多。在与中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她自己以及家人、邻居和朋友与边境对面的中国人一步步发展成为好朋友、好邻居。
  大娘讲这番话的同时,记者注意到她的两个孙女正坐在地毯上,观看电视机里播放的我国内蒙古电视台的蒙语节目,不禁感慨到沟通与交流对于加深人民间的相互理解何等重要。采访结束前,大娘还特别提起了另外一桩事:几年前,她应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一对蒙族夫妇邀请,专程到他们在呼和浩特市的家中做客。为了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大娘请我们一定要替她找到这两位热心的中国朋友,并转告他们有机会务必来家中做客,以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望着老人家那和蔼的面容,记者真切地体察到大娘心中涌动的真情。
  记者听到、看到类似这样的中蒙两国人民睦邻友好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这些事例中,既有中国公安边防部队官兵为一位难产的蒙古国妇女献血,使那位妇女顺利生下小宝宝的美谈;也有蒙方为支援我边民抗御大雪灾,向我方提供大批牧草的善举。由小见大,集腋成裘,记者正是从一个个具体事例中,看到了中蒙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的景象,听到了中蒙两个友好邻邦的人民保持长期友好、共同发展的心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