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教授,何以不教不授——关于教授讲授本科基础课程的调查与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02
第10版(教育)
专栏:教育聚焦

教授,何以不教不授
——关于教授讲授本科基础课程的调查与分析
本报记者 温红彦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句永恒的慨叹,表达出莎剧《哈姆雷特》主人公在两难选择中的无奈。而教授“教还是不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教授教书,就像农民种田一样理所当然,别无选择。
  然而许多大学出现的情形却是“教授不教”。据统计,在教育部所属的高校中,有1/3的教授和1/5的副教授没有承担相应的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其中几所高校竟有70%的教授、副教授不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难怪人们发出哈姆雷特式的感叹。
  针对这一现状,教育部去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必须讲授本科课程。
  《意见》颁发半年多了,这个问题还没得到根本解决。既然把教授必须讲授本科基础课程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那么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它的深层原因。记者就此采访了几所大学的教授、教务部门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发现问题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解决的办法似乎也不好一刀切。
  身为教授为何不教不授
  大学最初的职能是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由单一的教学中心变成教学科研中心,还肩负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任。在我国,改革开放让我们看到国内大学在科研水平上的差距,于是近些年来大学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开始向科研倾斜。
  清华大学副校长顾秉林院士认为,目前这种评估体系太注重定量指标,忽视定性指标。科研成果容易定量,如发表了多少SCI论文,争取了多少科研经费。而教学成果很难定量,这导致大学教师对科研产生一种自发的倾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涂光晋教授分析说,在国外,职称越高,讲课越多,而我们正好相反。我们的教授,课可以少上或不上,但论文不能不写,科研不能不搞,而且搞科研可以折算成课时,课时却不能折算成科研。
  同样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学在“教授”的界定上不太严格。近些年,凡持有本科以上学历进入高校的,在人事管理上就编入教师系列。随着人事变动,一些人的工作岗位已经与教学不相干,但照样晋升教授副教授。顾秉林副校长说,究竟有多少本科课程由教授来上和到底有多少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是两个概念。以清华为例,有72%以上的课程是由教授副教授来上的,但从教授的总人数上看,只有30%左右的教授副教授承担着本科生的课程。这说明现行的教师队伍管理存在着矛盾。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本科生的课时是有限的,教授都来讲本科课程,讲师就连岗位津贴都拿不到了。据人民大学教务处陈处长介绍,该校目前在校本科生与在校研究生人数的比例为1.38∶1,研究生课程的工作量占全校教师工作量比重增大,而研究生课程又规定必须是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才有任课资格,从而导致了一部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主要担任研究生教学。许多教授反映,他们为完成研究生教学已满负荷工作,如果再承担本科基础课程,不仅精力不济,无形中还会造成与讲师争饭碗的局面。
  由此看来,“教授不教”除了主观因素外,客观的局限和体制的缺陷也不容忽视。
  教授为何必须讲基础课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郑志明教授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次我到山东出差,一位高校教师问我:郑老师,你还教课吗?我现在评上教授了,可以不用教课了。我哑然。”
  另一个故事更反衬出我们在观念上的落差:美国一所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要在学校建实验室,向校方提出是否可以停课半年,校方答复,如果这样,我们就不能借重您了。态度很明确,无论多有名的教授,不讲课就请便。
  “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姜伯驹先生的话,道出了办大学的根本。郑志明教授说,数学学院教授上基础课是有传统的,从过去的江泽涵先生,到后来的丁石孙院士,到现在的姜伯驹、李忠、文兰等院士,都为本科生上课。事实证明,以教学为本,不仅不影响科研,还会促进科研。前不久,他们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就说明这一点。
  长期为清华全校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的顾秉林副校长,对“教学相长”更是深有体会:“清华有一批‘好为人师’的教授,他们喜欢教学,因为教学对教师有诸多好处:一是科研一般向纵深发展,容易越搞越窄,这就需要教学来弥补,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多是横向扩展的;二是年轻人思维活跃,教师从教学中能吸取大量营养;三是桃李满天下,对教师是一种人生的激励。”
  “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到一流的教授,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我母亲抗战时期在武汉大学化学系读书,她的国文基础很扎实,因为国文课是由冰心主讲,当时冰心已是文坛巨星了。”涂光晋教授告诉记者。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广谦教授认为,真正的学术大师都十分珍惜为本科生、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机会,除了他们深知其必要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已经超越了个人利益。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教授都超越自身利益,这就要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
  教授上讲台是系统工程
  教授上讲台是个系统工程。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十分必要,但没有一整套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恐怕很难推行。
  许多高校正在积极完善鼓励教学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北京大学教务部关部长介绍,从今年起,学校实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清华大学下决心在9月份以后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清华人事处裴处长说,从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到实行“长久职位”制度,已经有了一套具体方案。中央财大设立的基础课教学奖,对教授上基础课也形成了良好的导向。
  采访中,有的高校教学管理负责人说,对研究型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比例可以不必一刀切。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比例高,教授的大部分时间讲授研究生课程的情况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与解放前我国高等院校极少有研究生的情况大不相同。还有的教授建议,国外一些大学的讲师给研究生开专题课的现象很普遍,国内一些年轻讲师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很精深。因此,是否可以鼓励讲师参与研究生课程教学。
  涂光晋教授还提出:要使课程的设置趋于合理,就要统筹安排。现在本科生归教务处管,研究生归研究生院管,如何协调,这也是一个问题。另外,不同职称的教师给学生上课的比例也要合理。当学生毕业时,我们应保证他们不至于因为4年没有遇上一个名教授而后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