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沱沱河:以人为本见真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03
第1版(要闻)
专栏:青藏铁路现场报道

沱沱河:以人为本见真情
本报记者 江绍高 皮树义 彭俊
  在长江源头沱沱河,矗立起一座座桥墩,一座长1389.6米的铁路大桥正在建设。这就是被称为“长江第一桥”的沱沱河大桥。承建这座大桥的是中铁三局集团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公司承担了青藏铁路总长70公里的建设任务,海拔均在4600米以上,目前工地职工有860人。低气压、缺氧、高寒、干燥、大风、强日光辐射等严酷的自然条件,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
  保证职工身体健康,是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首要前提。铁道部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在总指挥部、工程局指挥部和工地建立三级医疗体系,并在职工生活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离沱沱河工地不远的中铁三局集团公司青藏铁路指挥部工地医院,记者感受到了“以人为本”的温暖。
  推开医院走廊的第一扇门,里面是一个崭新的高压氧舱。院长段晋庆对记者说:“缺氧易造成高原病。高压氧舱通过加压、充氧的办法,能模拟出近似海平面的大气环境,对治疗高原肺水肿、脑水肿有显著效果。前两天,我们刚在这里治好了一位患高原脑水肿的职工。”指挥部工地医院规模并不大,仅有16名医生护士,而内外科、检验科、功能科等科室却一应俱全。
  中铁三局青藏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刘登科告诉记者:“为了保障青藏铁路职工的身体健康,我们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拨款近200万元,购买了包括高压氧舱在内的20余台医疗设备,这在公司医疗卫生史上是少有的。我们还在各个工地设了卫生所,让每个职工都能方便地体检和就医。目前我们用在青藏铁路工地上的医疗保障投入超过了670万元。”
  在高原上救死扶伤,要靠先进的医疗器械,更需要一支有奉献精神的医疗队伍。公司共有4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青藏铁路一线,工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高原保护神”。
  今年44岁的段晋庆来青藏铁路工地之前,是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的副院长。当组织上决定让他在沱沱河组建指挥部工地医院的时候,远在澳大利亚的妻子已给他办好了出国陪读手续,家里唯一的宝贝女儿也面临中考。他毅然放弃了出国陪读的机会,将女儿托付给了岳母,自己带领医护人员按时抵达工地。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副院长,我不带头谁带头!”
  内科主治医师刘宏斌是主动请缨上高原的。他尽心尽力为职工治病,却因此中断了在山西医科大学一院的进修学习。在高原上,每进出一次高压氧舱,都要承受一次从平原到高原的剧烈生理反应。为了给病人打针上药,护士严惠仪曾在一天之内四次进出高压氧舱,用自己的不适换来了工人师傅们的健康。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指挥部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就完成诊次8300余人次,救治肺、脑水肿8例,抢救成功率达100%。
  在指挥部的院子里,一辆大型冷藏车刚刚从400公里之外的格尔木回来,满载蔬菜、肉食等副食品。高原缺氧,人们食欲下降,让职工吃得饱、吃得好成了工地上的一件大事。指挥部每周三次派出冷藏车翻山越岭到格尔木采购副食,供应各工点食堂。
  在青藏铁路的采访中,我们听到不少关于“吃”的事:在格尔木,各单位都建了食品加工基地,把几十种熟食和新鲜蔬菜送到远方的施工现场;在严寒缺氧的南山口,中铁一局规定每个职工每天要喝0.5公斤牛奶;在海拔4700米的清水河特大桥工地,由于气压不够,中铁十二局在山下把米饭煮好、馒头蒸好,再拉到山上加热后给职工吃……(本报沱沱河7月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