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黄宏突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05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黄宏突围
童道明
  从《超生游击队》开始,黄宏演小品有年头了。他演得好,受观众欢迎,他会一直演下去的。但在“针尖上跳舞”跳久了,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做久了,一句话,在小品的“小”框架待久了,像黄宏那样有才华的,一定会想试试到一个大一点的艺术空间去伸伸拳脚。这一般叫突破,形象一点,不妨称突围。
  黄宏选择的是“触电”,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喜剧片《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他说这是为了“充电”,也对。但黄宏这次是以一个突围者的姿态出现的。既是为自己突围,也帮着电影突围,或者说的具体一点:帮着中国的喜剧电影突围。黄宏自己未必会这样想,更不会这样说,但情况难道不是这样?黄宏的本子写出来就得了夏衍电影文学奖,黄宏的片子拍出来就得了大学生电影节的奖,电影发行部门还都看好它的票房前景。有了《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的成功,我们终于可以肯定地说:从艺术出发也可以走向市场。
  什么叫“从艺术出发”?从艺术出发得从生活出发,而不是靠向壁虚构;从艺术出发就要在电影里艺术地反映出真实的人生,洋溢出真实的人的情感,当然其间也不可缺少喜剧式的艺术虚构和喜剧式的艺术夸张。所有这一切,黄宏的电影都具备了。缺点有没有呢?有的,比如铺垫不够啦,针脚不密啦……但在它的巨大的优点面前,这些细节上的毛病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它的巨大的优点,我一说故事梗概就能一目了然,《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孤儿出身的养鸡专业户赵光参加县里的一个表彰会,这位农村致富模范一时兴奋,说了句大话:“致富不忘本,我要给天下的孤儿当爹!”他这句大话登到了报纸上,十里八乡的25个孤儿朝他投奔而来,把他的未婚妻气走了,把他的正常生活搅乱了……
  黄宏是有分寸感的,他没有拔高他的电影主人公,他用不少喜剧性的细节来说明赵光接受这25个苦孩子时的无奈,但他毕竟接受了,于是我们在一个时空里,看到了一个致富的养鸡户和25个蓬头垢面的穷孩子的既和谐又不和谐因此引发出很多笑声来的共处。这时,黄宏扮演的赵光,就像小说里说的,“已经在无意之中成为孩子们挡风遮雨的一块岩石,一道屏障,一个保护,一个父亲。”这个比喻可以在我们心里激起一股抒情的暖流,但也可生出一个可怜天下苦儿命的沉重话题。因此,在《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这部喜剧电影里,是潜藏着一个悲剧性的内容的,而这也正是这部喜剧电影的不同凡响的地方。因此,我完全能接受电影里那个不少同志质疑的“追悼会”,甚至认为它是强化影片的悲喜剧品格的必需场面。(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