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儿童写 儿童拍 儿童评 为新版《大风车》叫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8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儿童写 儿童拍 儿童评
  为新版《大风车》叫好
  北窗
  “寄宿生活好还是不好?”“是不打不成材吗?”当孩子们在荧屏上你一句我一句认真谈论这些话题时,相信电视机前成千上万家长们的眼睛会为之一亮,心头一振。不由得为中央电视台新改版的少儿电视栏目《大风车》叫好。
  童真是人世间一份珍贵且富于意趣的情愫。然而,近些年来乱哄哄涌上荧屏的娱乐节目却时常拿孩子的童真“开涮”,不谙世事的孩子做油头粉面状,在主持人的挑逗下大谈“喜欢谁做你的媳妇”,“女孩子不喜欢你怎么办”等无聊的话题,以此提升电视台的收视率。如今,孩子们生活中已离不了电视,少儿电视节目如何才能办得健康向上,又为孩子们喜闻乐见呢?在提高对孩子的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已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时代课题。中央电视台新改版的《大风车》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可喜的尝试。
  科技的发展使当今已经由读写时代进入视听时代,原来相对封闭的儿童世界被打破,灌输式的模式被孩子拒绝。如今的孩子更个性化、更成熟,各年龄段的特点也更明晰。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平视孩子、尊重孩子、贴近孩子,最大限度地让儿童参与,在内容上突出节目的个性化、多样化,在形式上时尚轻松、动感幽默、变幻出奇。为此新改版的《大风车》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本”的节目理念。比如以幼儿为主的互动游戏节目《玩偶1牵1》,针对幼儿活泼好动好玩的特点,设计了许多新鲜有趣的游戏。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愉悦身心,而且寓教于乐,达到了认知、益智的目的。《小鬼说大话》、《童年》等新开的小栏目把孩子们请到演播室,儿童既可以就孩子们的生活发表看法,也可以就成人的事情展开评论,像前面提及的“寄宿生活好还是不好?”“是不打不成材吗?”等。而让孩子们与名人直接交流的名人访谈节目《童年》,也由于相继把白岩松、王治郅、伏明霞、周海婴等请进演播室,谈论孩子们关心并对孩子成长有益的话题。
  《大风车》栏目创办于1995年,鞠萍、董浩等都是《大风车》推出的名主持人。但在“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下,他们都“退居”到《顽皮家族》、《奇思妙想》等小栏目中。《大风车》则由少年儿童主持人“挑大梁”。周一至周日每天播出的《风车工作室》,儿童既是节目的策划和制作者,又担任主持人,这些小主持人来自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年龄大多在9到12岁之间。他们每天在《风车工作室》评述与儿童有关的时事、回答观众来信、讨论热点话题,成为孩子们在《大风车》里的代言人。《我看见》这一节目,更是最大限度地将主动权交给孩子,鼓励孩子们拿起家用摄像机,拍摄自己身边的生活。孩子们以独特的视角,采拍的电视短片自然拙朴、情趣盎然。
  《大风车》栏目开办近7年来曾有过辉煌,但收视也曾跌到过零点几的低谷。去年12月10日新版《大风车》亮相,为荧屏少儿节目送来一缕清风,其收视率已迅速攀升至央视的第八名,《大风车》节目组每天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观众的信达数千封之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