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人生的体悟和反思——长篇小说《我的内陆》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07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人生的体悟和反思
——长篇小说《我的内陆》读后
张学昕
  蒋韵的长篇《我的内陆》摆脱了她过去小说以悲剧故事的抒写来抒情感人的路数,而是将对生活的感伤情怀表达转化为对人的内在精神的深层感悟。面对历史,以及在历史中沉浮的无数生命,蒋韵以她女性作家特有的情感、想象、回忆、思念、反思融化着历史、生活,去发掘人物心灵所蕴含的人文底蕴。
  小说主要表现人的心灵在不同的历史现实中的遭遇、内心的冲突和渴望。既表现人执着、浪漫的追求,更表现人的孤独、漂泊的处境和无奈。作品没有停留在“痛说历史”的层面,也没有去随意否定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状态,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状态,生命主体在特定社会政治、文化秩序中的精神形态,作者试图以现代人的意识找到破解那个时代的密码。
  小说叙说了那么多各式各样的人生以及社会、现实,包括城市的依托或精神联系。无论是十几岁的少女林萍、程美还是李娟,她们都在不该过分轻狂、过分幼稚、过分无知的年龄扭曲了原本应该是纯美的身心与生活,残酷的遭遇“切割”了她们生命的快乐整体性;“流浪知青”陆涛和吴光,在动荡年代灵魂也仍在不停歇的颠簸中思考,陆涛死于猝然而至的车祸同时也中止了他在生命驿站之间的寻找。小说多次描述了死亡,人物生命的毁灭方式虽不相同,但作者却赋予悲剧以诗性的美,尽管他们可能是无辜的或极其偶然的,而且生命表现的竟是如此脆弱,但他们却是那样执着:老蒙娜、冀晓兰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过那样的虔诚,她们的红色理想和激情曾是那样真诚。今天看来不乏盲从、狂热和轻信的成分,这绝不仅仅是社会、政治给她们造成的个人悲剧,而实在是荒诞年代对人精神的放逐,也是对生命个体、生命形态的抑制和限定。
  “花园里的情和爱”和“艳歌”两章,虽表现的是两个迥异的历史背景下人对情爱的理解和表达,但作者似在对女性命运进行悲悯、忧伤、慨叹的同时,也对男性人物的现实落差中的实用主义选择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诘责。陈枝、红梅、那个国民党军官太太和阎锡山的堂妹慧卿人性中善良、执着、忠贞的亮点,最终被什么遮蔽了呢?人的命运有时是如此相似,令人难以捉摸。
  小说选择的是“城市视角”,描写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或与这座城市相关的人和故事。试图表现的是无论在怎样的现实处境下,那些努力建构自己精神、物质双重家园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通过对诸多人物的散点聚焦和透视,把人物置于现时的话语背景中,虽然,“文革”题材对于今天的人们已有些陌生,但作家以她强烈的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历史,进行反省和深思:有多少人的命运和精神属于他们所在的时代,有多少人的生命价值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而又有谁滞后于他的时代根本无法走出过去的年代?倘若从另一种角度,站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回望逝去的生活,我们能宽容地理解他们吗?我们和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吗?因为历史和时代是永远前进的。
  抒情化、散文化的诗性叙述带有浓郁的自传色彩。作者有意弱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着力凸现人的灵魂、人的内在精神之光,渲染、书写感觉,营造叙事氛围,力求对生活、历史、人物进行深度叙述。历史、现实,社会、人生,时空共进的交叉推进,重叠往复,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现代文明、现代文化的深深关切的忧患,从而激发我们穿越世俗,真正地建设起我们灵魂家园、精神内陆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