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山路弯弯写忠诚——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大连市南岔沟屯党支部书记韩行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08
第1版(要闻)
专栏:

山路弯弯写忠诚
  ——记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大连市南岔沟屯党支部书记韩行通
本报记者 王科
  一条小路,荒草没径,崎岖不平,起点是大连市最偏远的一个山坳,另一端通向繁华都市。
  20年前,37岁的韩行通揣着“先富起来”的梦,沿着这条路进城经商。1997年,已拥有千万家财的韩行通变卖企业,怀着“共同致富”之愿,又沿着这条路回来了。
  短短5年间,韩行通带领群众将一个“枣荆子镶边,千层板打底”的穷屯变成了“花果山”似的福地,劳动力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跃为8000元,当年的羊肠小路也变成了通衢大道。
  山路弯弯,见证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忠诚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升华人生境界的生动历程。
  踏上共同致富路
  韩行通永远也忘不了回乡的那个冬天。穿过寂静小路,村口,两间土屋在寒风中“抖动”。这就是“屯部”?10多年了,一点没变,只是添了几许岁月的沧桑。顺路走进本家亲戚韩刚本家,凉锅冷灶,腊月二十了,一点儿年味也没有。
  走东家,串西家,韩行通从乡亲们口中了解到,虽然党和政府很关心这缺水少地的“白云深处”,但救济不敌贫瘠,镇里甚至一度计划将其“取消建制,整体搬迁”。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而生养自己的故乡却“涛声依旧”。韩行通的心在战栗。
  过年了,鞭炮声声,韩行通好像没听见,心中一股湍流在撞击:变卖企业,回乡创业。只有大伙儿都富起来了,自己的奋斗才有意义!
  春节刚过,韩行通就找到南岔沟屯隶属的岔鞍村村党委书记王文柱,提出承包与南岔沟村企合一的庆安开发公司。消息传开,大伙儿直竖大拇指:富了没忘乡亲,行通是咱南岔沟的爷们!1997年3月8日,韩行通任南岔沟村民小组组长、庆安开发公司经理。
  凝聚人心最重要。韩行通把屯里18名党员派到公司各个重要岗位,又邀请当了2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韩建新担任副经理。他首创了屯监督委员会,成员全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党员或当过村干部的。韩行通说:“他们什么事都管,首先是管我”。
  第一次村民小组会,南岔沟人记住了这样一个承诺:“3年内,向国家交积累翻一番,劳动力年收入超过5000元。”
  韩行通一次次派人去山东、河北取经,路费、学费全由他出。他说:“这是给乡亲们寻找致富的‘金钥匙’,花再多钱也值!”终于,南岔沟人找到了这把“金钥匙”: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名特优果品。
  南岔沟人果断淘汰了8000多棵老果树,由韩行通投资150万元,在现有540亩土地上栽种新品种。他们向荒山秃岭开战,顶风冒雪苦战一冬,从不毛之地中垦出310亩新地。
  树栽上了,缺水问题凸现。韩行通大手一挥:“治水!”挖土机、空压机、铲车、翻斗车,轰隆隆开上工地。日夜奋战90天,5.5万立方米的通源水库终于竣工,530亩土地灌溉、460人生活用水难题迎刃而解。以色列自动滴灌设备接踵引进,果树灌溉从此无患。
  山还是那几座山,人还是这300多人,看到了希望的南岔沟人憋了许久的“能量”,一古脑释放出来……回乡第一年,韩行通承诺的年终分配兑现,全村劳动力人均年收入5000元。
  当年“屯部”两间土屋旧址上,一个集办公、文娱、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楼拔地而起。上梁那天,乡亲们买来120米红布,整个大楼从南到北披红挂彩,一副对联格外醒目:幸福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领头人。
  架起干群连心桥
  芳菲四月踏访南岔沟,崎岖小路已无踪影,眼前一条水泥大道,木菊、黄洋球、鱼叶梅、紫薇栽在两旁。一阵花香飘过宽阔路面。循香望去,姹紫嫣红,山东的大红灯樱桃、大久宝桃子、富士苹果,河北的鸭梨、雪梨、巴梨,意大利的早红,美国的沙蜜豆……98个新品种、2万多棵果树,将850亩土地点缀得如诗如画。
  村口,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名曰“连心”。乡亲们告诉记者,韩行通回乡当年,就拿出185万元用于改变山村环境。5年来,韩行通在修桥铺路、果树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建设上累计投入了800多万元。
  有人对此不理解。韩行通却说,“我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先富起来的”,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父老,让他们也享受到党的好政策的丰硕果实。
  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实践中,在党组织的热忱帮助下,韩行通逐步完成了向“党的人”的思想转变。红旗镇党委对他进行了严格考察,甘井子区委组织部也派人认真考核。根据他回乡后的实际表现,镇党委、区委组织部认为他基本具备了中共党员的条件。不久,报经红旗镇党委批准,韩行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被选为党支部书记。
  韩行通的人生在不断升华。他说,“我过去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现在做了党的人,更要为党添光彩”。
  他身上有个记事本,哪家有困难,记得清清楚楚。复员军人韩行武忘不了:去年8月暴雨破屋,韩行通领着20多人干了12天,使他家住进了修缮一新的房子;于桂英、杨立香、田安慧、张玉香4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忘不了:每年腊月二十八,韩行通都要上门拜年,送钱送物。他还拿出80万元帮助50户村民翻盖新房,他多年来一直资助孤儿……这类事儿,韩行通到底做了多少?乡亲们说:“看得见,数不清。”
  韩行通病倒了。糖尿病并发症,尿蛋白4个加号。尽管“封锁”消息,乡亲们还是知道了。他们心疼、着急,纷纷找到党支部:“让我们去医院看看老韩吧,他是为乡亲们累倒的!”
  韩行通闻讯热泪长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有什么荣耀比得上乡亲们的这份真情呢?”
  筑起山乡文明道
  山路弯弯,韩行通跋涉不止,他的诺言也一步步兑现着。南岔沟这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如今成了劳动力年均收入8000元的富裕村。
  韩行通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在支委会上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乡亲们富裕了,需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我想组织一个秧歌队,让大伙儿有个乐的地方。”
  他掏钱买来100套秧歌服装和道具,短短几天里150多人报名,年龄最大的78岁。秧歌队几乎天天晚上搞演出,四邻八村的老乡们都被吸引到了南岔沟。秧歌队越扭越红火,扭出了名气,扭到了大连市第十三届服装节的大型广场文艺晚会上,引得许多外国贵宾和秧歌队合影留念。
  屯里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阅报栏,并为每户订了一份报纸,各家门口都设了报箱。这几年,村里、镇里,无论是优秀党支部评选,还是计划生育、卫生评比,南岔沟都名列前茅。过去太阳一落山,山里人就凑到一起打麻将。现在的南岔沟人,习惯到屯里的图书馆看看书,到文化室活动活动。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现象在此绝迹。
  在南岔沟屯,没有一人练过“法轮功”。屯里曾经也有练“法轮功”的外地亲戚来过,韩行通知道后立下规矩:今后,一律不许接待练“法轮功”的亲戚。此后,“法轮功”人员再也没露过面。南岔沟人说,我们白天晚上都“忙”,谁有工夫理他们呀。
  为了让乡亲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1998年,韩行通自己掏钱,领着南岔沟22位从未出过远门的老人去北京旅游。
  村口,踏上通向大都市的宽阔马路,22位老人受到了乡亲们的隆重欢送。7天时间,韩行通带领老人们看天安门、看升国旗仪式、看长城……去时,老人们坐火车卧铺,住三星级宾馆;返程,乘民航客机。第一次坐飞机的老人们,快乐得像孩子!他们争相把韩行通介绍给空姐和其他旅客,机舱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附图片)
  韩行通带领群众改造果园850多亩,栽种了98个新品种果树。图为韩行通(左二)和村民们一起喜摘水蜜桃。 新华社记者 张小龙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