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企业信息化莫入误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7-08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企业信息化莫入误区
本报记者 朱剑红
  如今,企业信息化似乎在企业中已是众所周知,但记者采访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副主任胡建生时,他的一些看法值得重视。他认为,很多人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还不甚了解,甚至存在着认识误区。由于企业信息化可能涉及企业的深层改造,所以这些误区有可能给信息化过程中的企业带来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
  信息化不是“创可贴”
  胡建生曾经在一家大企业看到,企业几年前花上亿元买了当时最好的电脑设备,还专门腾出几间屋子来堆放,但长时间不用,设备已老化。胡建生认为,这就是企业信息化误区的一个典型:以为信息化就是投资买电脑、上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架网络等等。我国企业信息化每年的投资数以千亿计,这样的偏差所造成的浪费数额不小。
  这种对设备技术的迷信和盲目追求,被专家称为“创可贴”式的信息化,以为企业只要购买了足够的硬件和软件,就有了市场竞争力,就可以赢利了。而企业就像一个肌体,心肝肺出了毛病,要对症下药。不改造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法,信息化好比给心脏病用“创可贴”,根本治不了病。
  对技术的迷信又往往导致一些企业对技术产生恐惧,在出现一些企业信息化失败的例子后,又出现了这样的新流行语:“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最近,一家著名的企业因为ERP与系统服务提供商对簿公堂。一个看起来很好的系统,在企业投入100多万元后却以退货告终,他认为问题出在企业对实施ERP的风险估计不足,不能消化系统,对所谓的信息化改造产生排异反应。就是说,信息化没有与企业的改革改造有机结合,而软件服务商则因对企业情况不熟悉,对企业问题判断不准确,无法实现重新整合企业资源的初衷。
  把信息化与技术化画等号,往往导致脱离企业实际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已经被业内人士接受。“再好的电子商务,再好的ERP,如果和企业自身管理离得太远,上马实施只会带来伤心。”一位业者说。
  信息化不是技术人员的事
  第二个误区是:“信息化是技术人员的事,企业领导只要批钱给技术部门就可以了。”
  我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中,企业在与世界强手竞争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但是,信息化决不是花钱买点设备就能搞成。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再造,它必须和企业的业务目标、管理要求、流程相适应,否则即使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也照样失败。既然是企业自身业务流程的改造,因此,企业领导在其中就决不是“拨款支持”的角色,而应该是主角。
  据胡建生介绍,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推出“国家信息化水平测评体系指标”后,即将推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标”。在这个体系中,他们把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的认识与行为作为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第一个指标。这套指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做法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成败的关键性作用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一位专家举了这样的例子。当一个企业实施ERP时,采购是不得不碰到的问题,如果采购成本不下降,企业实行信息化的效益就看不到。但是要压采购成本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采购中存在着很大的黑箱。这时企业领导就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要信息化,想规范和明晰管理,把黑箱变成明箱;但是要把黑箱打掉,会伤及一个部门的利益以至出现积极性下降的情况。所以,推行这个系统,采购部门一般会有意见,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制约。这是两种管理制度的交锋,显然,它已远远超出了技术部门的工作范围。
  在胡建生参与的一个国有企业改造的成功案例中,企业从一把手到七把手封闭4天开会研究,不仅讨论公司要不要进行信息化改造,而且研究分析公司的战略怎样重新定位,公司在信息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
  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信息化不是上一套设备或软件那么简单的事,它要求企业领导层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要作很大的调整,如果搞不好,企业是会伤筋动骨的。
  信息化你也搞得起
  胡建生常常听到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对他说:“信息化我们搞不起,一来投资太多,二来我们一算投入产出比,根本不知道几年才能收回成本。”他认为,这就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三个误区:信息化搞不起。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确实存在着信息化的两难选择:不搞信息化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淘汰;搞信息化又担心无法承受投资的成本。胡建生对这些企业的建议是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从企业最需要的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企业能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自己的市场反应能力,你就离信息化近了一步。例如:一个餐馆最需要的是建立客户网,建立采购信息体系,如果非让它搞ERP,其结果只能是把企业拖死。
  企业信息化最成功的案例是什么?胡建生认为是超过通用汽车而列在《财富》杂志排行首位的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你能想象得到吗?在沃尔玛创造的价值中,只有30%来自零售,而70%来自信息采集和增值。”沃尔玛凭借电子信息手段,做到了商店的销售与配送保持同步,配送中心与供应商运转一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沃尔玛超市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虽然它在信息方面投资不小,但与企业规模相比不算大,而且它使用的都是常见的、通用的技术,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可以炫耀。当然,沃尔玛是企业界的“大块头”,但它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切合实际,从需求出发,正确地运用适用技术,这些都可以为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所借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