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继承传统 博采众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4
第9版(理论)
专栏:专家议专题

继承传统 博采众长
国防大学研究员 季明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创造出更具时代精神,更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继承传统,认真发掘和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又博采众长,虚心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继承传统,博采众长,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建设和繁荣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人类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汇聚而成的,它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这种基本属性,既反映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类型。时代性体现人类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性特征,反映文化发展方向与文化之间的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人类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兼容并蓄、吸收更新、交融共进的文化整合,通过延伸传播、选择创新来发展民族文化,同时推进人类文化的进步。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依循着由低向高的发展规律。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连绵不断,既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与外来文化撞击、交流和整合的结果。
  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既不能用今天的尺度苛求历史和前人,也不能食古不化,甚至厚古薄今。正确的态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给以批判的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温故而知新。对于外来文化,拒绝借鉴吸收或全盘吸收都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为基础,以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资本主义文化中的这些消极因素,必须坚决抵制和批判。同时还应该看到,资本主义文化也是人类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延伸和发展,其中具有人类文明的共同性因素。如果我们对于西方文化只给予批判,不给予借鉴,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只有汲取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动摇。社会主义文化是涵养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优秀文化之精华的先进文化形态。在我们党提出的有关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中,“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等特点,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和其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来构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才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发挥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作用。
  瞄准世界科学文化发展最前沿的动态,关注其最新的思想、观念、知识成果,是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的有效切入点。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和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从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纵向与横向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