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读《国有企业的剩余支配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4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读《国有企业的剩余支配权》
张武
  汪定国著的《国有企业的剩余支配权———清江体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一本系统论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专著,既是作者作为清江流域水电综合开发的组织者、领导者,带领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员工在长期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作为一名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研究者,长期思考的结晶。
  对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进行了新探索。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让企业拥有剩余支配权”的观点,并结合清江体制的成功实践,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迄今为止,关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著述颇丰,但像这样明确主张让企业拥有剩余支配权的专著还不多见。
  努力探索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途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探索国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最佳方式。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提高效率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结合公司实际,大胆探索,形成了以企业拥有剩余支配权为本质特征的清江体制,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企业的效率难题,为探索国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问题作出了贡献。
  运用现代经济理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该书总结了在清江体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清江管理、清江速度、清江成本、清江质量、清江效益,并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家理论、激励理论等,对清江体制作了深层的理论剖析。从这些理论剖析中可以看出,清江体制与现代经济理论具有很大的耦合性,这正是清江体制取得成功的理论基础。清江体制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在我国宏观经济条件下,运用现代经济理论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
  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从作者对清江体制所作的经济学考察看,剩余支配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企业理论的集中体现。如何将剩余支配权理论运用于其他企业呢?对此,作者专门在第四篇作了探讨:目标是要实现从国有剩余支配权向企业自有剩余支配权的转变;途径是使国家所有权优先股权化和建立企业自有财产权;前提是要明确界定企业自我积累的产权。这就为今后运用剩余支配权理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