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5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
中宣部理论局 黄中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需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但作为一种高标准的道德要求,应有先进分子来带头,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然要走在前列。
  道德教育的成功,靠的是强烈的感染,不是靠一般的说教
  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之所以要紧紧抓住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这个着力点,是因为其道德标准不同于一般要求,应当以“无私奉献”的最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来衡量。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职业活动,代表国家和各级政府行使公共权力,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这种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干部的职业行为和在公务活动中产生的道德行为,涉及到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重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为党的事业而贡献自己的一切。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必须要对党员干部提出更严的要求。
  不仅如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起到带头人的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取决于其本人的道德品行。道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其成功主要不是靠一般的说教,而是靠强烈的感染,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道德修养和道德威望。领导干部是否重视道德建设及其自身的言行都将对社会风气产生很大影响。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这就充分说明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在社会整个道德建设中所占有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廉政勤政,多做奉献,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影响群众,使奉献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积极的感召作用、鼓舞作用和调节作用,更好地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
  要抓好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坚持执政为民。所谓执政为民,就是要牢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求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权
  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处理人民公仆与国家主人的关系,坚持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纵观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重视党风建设和干部道德建设历来是我们党的一个很大优势,涌现出了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样的一批又一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先进人物。“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执政为民,无私奉献,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