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大剧院:不甘落后欧洲——乌克兰西部纪行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5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大剧院:不甘落后欧洲
——乌克兰西部纪行之三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黄晓东
  此次乌克兰西部行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当属令人惊叹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见下图,本报记者黄晓东摄)。
  沿着位于利沃夫市中心的乌克兰著名诗人舍甫琴科雕像径直往北走,映入眼帘的是自由大街林荫道旁参天大树掩映下的一个狭窄圆顶轮廓。这就是耸立在自由大街尽头的利沃夫大剧院。大剧院有三座并排的正门,门上部是一条大而浅的敞廊,敞廊上立有两组成对的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的圆柱。讲解员向我们介绍,左右两侧的圆柱间各有一个壁龛,里面分别放置两座3米高的石雕,是希腊神话中司喜剧和悲剧的女神。左侧女神手按假面具,寓意喜剧;右边造型手持利剑,代表悲剧。再往上看去,是一些传神的兽头雕塑和不同的人物造型。而剧院顶端山墙尖三角面上,是一组体现生命思想的具有高度艺术性的高浮雕。在这里,艺术家把生命具体表现为欢乐和痛苦。浮雕中间是一位坐在人面狮身女怪斯芬克斯身上的思想者,这是生命智慧的象征。右面浮雕刻画的是人在跳舞和休息时表现出的无忧无虑的愉悦;左边则表现的是一女子被抢和一未婚妻为死去的骑士痛哭的情节。此外,画面中的豹带有征服自然的含义,而雕、盾和剑象征着英雄主义和勇敢。大剧院正面最顶端由三组带有双翼的高大青铜像组成,中间造型象征着“光荣”,左右两侧分别是“悲剧的化身”和“音乐的化身”。可以说,大剧院的外观每一处都精细至极,每一个造型无不富有寓意,从中可见建筑师独具匠心。
  如果说气派壮观是大剧院外观的特点,那么富丽堂皇、精致典雅可以作为对大剧院内景的注脚。走进剧院前厅,一派金碧辉煌,色彩明亮的绘画、构思奇妙的雕塑、精美的镀金层无不让人眼花缭乱。有批评家曾指出,大剧院是20世纪初利沃夫造型艺术的博物馆。前厅正门门上装饰着两个代表悲、喜剧的雕塑,雕塑下面是大剧院建筑师戈尔戈列夫斯基的浅浮雕人头像,这是在他逝世后人们为纪念这位伟大建筑师而增加的。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二楼的休息大厅。这里被利沃夫人称为“镜厅”,其中央矗立着乌克兰著名女歌唱家克鲁舍利尼茨卡娅的雕像。“镜厅”是大剧院一个独特的景观,它是一个穿廊式大厅,在长35米的南北两侧墙壁上均安装了镜子,身处其中的人们会感觉到厅变大了。镜子以上的四面墙壁包括整个天花板则绘满了由一条金色带子围绕的彩色壁画,十分别致典雅。画面内容有的反映四季和亚非美欧四大洲风光,有的再现当时戏剧家作品的经典片断,还有的通过不同造型的四位女性折射出英勇、恭顺、正义和智慧。
  观众大厅是大剧院的主体,由一个池座和三层楼座组成,能够容纳1000余名观众。一层楼座装饰有反映《圣经》故事的精美雕刻,二、三层楼座则配有形态各异的男女像柱和顶上雕有人头像的石柱。大厅的天花板被镶金饰物划分成10个部分,每一部分画有一位隐含寓意的婀娜多姿的女性,从中可以解读出优美与音乐,错觉与灵感,叛逆与纯真。
  大剧院是利沃夫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建成源于“不甘落后欧洲”的理念。19世纪末,利沃夫是奥匈帝国加利茨基总督辖区的都城,虽然人口不足15万,但是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利沃夫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决心把利沃夫建成不逊于维也纳和巴黎的都城。因此,提出了修建一座欧洲规模的歌剧与芭蕾舞剧院的设想。1895年,时任利沃夫高等工业学校校长的戈尔戈列夫斯基在众多著名欧洲建筑设计师中脱颖而出,拿下大剧院的建筑设计权。为让大剧院能够在拥有众多建筑风格的利沃夫占得应有地位,原创性和独特性成为大剧院建筑的灵魂,利沃夫当时最优秀的能工巧匠和艺术家均参加了大剧院的建筑和装修工作。大剧院1897年破土动工,1900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
  大剧院延续了古典主义建筑传统,借鉴了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建筑风格,同时兼顾了其他建筑风格之长。大剧院已深深植根于利沃夫人的心中,成为利沃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文完)(本报基辅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