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平等 参与 分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5
第8版(体育)
专栏:特奥会散记

平等 参与 分享
本报记者 李中文
  虽然正值盛夏,但在都柏林已可感受到初秋的凉爽与惬意。
  这里的海,这里的人,似乎也在打破惯有的宁静,提早酝酿丰收的喜悦。
  古老、沉郁的都柏林正在敞开其博大的胸怀,以如火的激情拥抱特奥会,以周到的服务抚慰每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心灵。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名运动员、3000多名教练和特定代表、28000多位家属和朋友云集都柏林的时候,这个城市的脉搏因为特奥会的举办而跳动出别样的风采。
  “确保运动员是运动会的中心;举办一次真正全球性的高质量赛事,让所有运动员都能公正比赛和参与,挑战自我,使所有运动员都有合理的机会获得成功;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为运动会贡献了力量,而且是运动会的一部分,从而推广这个运动会;鼓励家庭参与;展示爱尔兰、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满怀激情、尊严和尊重来迎接赛事”。这是爱尔兰人为举办本届特奥会定下的目标。
  特奥会的确是特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奥会有奥林匹克的组织形式,但竞技性本身并不是其力图彰显的首要目标。鼓励参与,倡导奉献,讲求让每一个有智力障碍的运动员展示出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这是特奥会追求的至高境界。所以,特奥会不仅要表彰获胜者的成功,同时还要鼓励那些“勇于尝试”的运动员。
  8天时间内,在都柏林和贝尔法斯特的22个场地举行的总共21项比赛中,爱尔兰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赛事最终能带给都柏林、爱尔兰乃至世界什么呢?30000名特奥会志愿者应该知道答案,所有一直为特奥会奔波劳碌的人们应该知道答案,而那些所有被家长们带到赛场以及所有了解了特奥会的孩子们,最终也一定会找到答案。
(本报都柏林6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