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人间正道是沧桑——纪念沈尹默诞辰120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9
第7版(大地·美术世界)
专栏:

人间正道是沧桑
——纪念沈尹默诞辰120周年
于曙光
  今年6月11日是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如何发扬沈尹默先生治学严谨的学风和他的伟大实践精神,使书法艺术沿着健康的方向长足发展,是值得书法界重视的一项工作。
  沈尹默先生1883年生于陕西汉阴。他的89年人生历程中清末约29年、民国38年、新中国22年。像他这样历经三个时代,且书法艺术造诣之高,在20世纪书坛很少有人与之比肩。
  20世纪书风是碑帖结合占了主流的时代。如果说在碑派中康有为是“旗手”,那么在帖派中沈尹默是“旗手”。
  翻开沈尹默的年表可以知道,他早年以唐楷“欧体”入手,直到1907年(25岁)离开陕西,这是个基础阶段。在吴县、杭州后,他结识了“南社”的一代精英,也受到了陈独秀的贬斥。他闻过则喜,潜心学习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从执笔法入门之道开始反省。他发奋三年,用羊毫大楷临汉碑,到了第四年,悬腕大字笔笔平正。1913年到北京后,他开始刻意临写北碑,从《龙门二十品》到《张猛龙碑》,并以汉隶《大代华岳庙碑》刻意为之,练习肘腕之力……到了1917年,10年间,他练就悬腕悬肘大字,以北碑的厚重、沉稳、古拙之气改造了严谨拘束的欧体书风和馆阁习气。但是,他从未舍弃对流利生动、潇洒倜傥的行书风格的追求,这一切“改造”和努力都是为立自家面目,打造个人风格做积累。在碑学大潮中,沈尹默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方向,一切为我所学,为我所用。早年,他父亲让他学邓石如篆书,他“因性情不和”没写成;于右任送他王世镗写的《爨龙颜》,也没有好好去学;他见到北魏《元彦隽墓志》,认为“性情相合”,如获至宝,“暇即临写”……1927年康有为过世以后,碑学书风渐渐潮落,沈尹默一面写碑,一面回归唐楷,以褚书为师,进入了一个帖学的新境。1930年后,他致力于宋人米芾以及上溯虞世南、褚遂良,直至“二王”,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帖学风骨。1937年前后,他在中国书坛有了一定影响。
  沈尹默60岁(1943年)后重温自己过去临习过的数种碑、帖,并开始总结学书的经验,著书立说。在重庆期间,他已经成为书坛的领袖人物。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以鬻字为生,这是他功成名就的“盛年”。他以苦学精神,攻碑学,研帖学,终于如“铁树开花六十年”一样成就了书名。可以说,他的刻苦实践,博涉精研是中国书法家的典型。“实践出真知”,沈尹默先生60岁后开始著书立说。他的《执笔五字法》、《二王法书管窥》,以及《书法论》等20余篇论著在书法界有着深刻的影响。
  “世上无完人,人生有遗憾”。沈尹默年轻时就高度近视,到晚年1700度的高度近视限制了他艺术的更大发展。他的晚年不少杰作就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凭着艺术感觉来成就的。当然,有时行笔过快。但是,他的作品至今备受书法界的敬重和群众的喜爱,就是他的“雅俗共赏”的魅力。
  书法美学不仅仅是个人孤芳自赏的,应该服务于社会,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传统的、民族的欣赏习惯最集中的表现应该就是“雅俗共赏”。先贤王羲之、颜真卿都是雅俗共赏的典范。沈尹默实现了雅俗共赏,这是他的伟大之处。
  近些年来,书坛在西方美术思潮影响下,出现“西化”倾向的变形、夸张和“丑书”,其理论上受了“消解传统”影响。一些人大喊“推倒二王”等口号,不愿下苦功夫去学习历代法书经典,认为那是过时的桎梏。他们以为向传统经典学习是一种负担和浪费,因此,一切从“快”从“简”,从主观意愿和追求个性出发,结果走的“捷径”是简单化、庸俗化,远离了学习规律,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口味,这当然是不受欢迎的。要搞大众的文化非雅俗共赏不行,这应是主流。这种孤芳自赏的东西或个人探索的作品允许发展,但不要争主流。因此,书法艺术要按先进文化去发展就要以雅俗共赏为主流,兼多样化发展。
  沈尹默的书法实践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他代表了20世纪书法艺术的一个侧面。他攻书60年,著书立说,再创作、再立说。用毛泽东的诗句“人间正道是沧桑”概括沈尹默的一生,实在是恰如其分的。(附图片)
  1、自作诗(行书)(沈尹默)
  2、苏轼诗(行书)(沈尹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