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青年会计刘炳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1-26
第2版()
专栏:

  青年会计刘炳文
  纪卓如
青年团员刘炳文,从小只断断续续读过三年多私塾,不会笔算,也不会珠算。但因他诚实可靠,作事细心,一九五四年春天,钟祥县罗集乡曙光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的时候,大家就选他做社的会计。
不会算账的人当会计,是有很多困难的。刘炳文开始记账是用一张一张的纸条,人家报多少他就记多少;因为不懂得乘法和除法,遇到社里分东西时,他只有扳着手指慢慢地算,数目多了,他就抓一把豆子来分作几堆一颗颗地数,数错了就得重来一次。工作效率很低,经常要熬到半夜才能休息。
第一次公布社员劳动工分的时候,刘炳文把社员李金玉的十五个工,错记为十三个工,惹得李金玉到处吵嚷。刘炳文的心情比李金玉更难过:他责备自己记账不谨慎,给工作带来了损失。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去找社长。说自己“文化水平太低,干不了这会计工作。”社长摇摇头,同情地笑笑说:
“我们谁的文化水平高呢?我们能再等十年,等你读完了小学、中学再来办社吗!建设社会主义,怕困难还行?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啊!”
第二天大早,刘炳文就到附近湾里去找一位会打算盘的鲁老头请教。他同鲁老头约好:每天晚上去学两点钟的珠算,无论天晴、下雨,保证决不缺课。他还向鲁老头借了一份“九九歌诀”表,并且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要背熟一段。经过一个多月的勤学苦练,刘炳文学会了珠算的全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他不再扳指头、数豆子算账了。
但是,刘炳文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发现目前的会计工作还是有很多缺点。比如说:用记流水账的办法记工分,没有分出个工种,还是容易错;而且,一家人的劳动工分都记在家长一个人的名下,各人的劳动也分不出个高低来。有些社员就很不满意,包工包产也搞得很混乱。刘炳文积极同社员们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首先拟出了个“记工表”,分出“姓名、时间、工种、工分”四栏;又把分户立账的办法,改为以劳动力为单位的立账方法;工分账十天在小组公布一次,一月在全社公布一次。这样的记工和定期公布账目,既不容易发生错账,又能鼓励社员的劳动热情。为了消除包工包产中的混乱现象,刘炳文同社委、生产组长们商量拟定了一个“包工表”(表里分出庄稼名称、田亩数、需要工数)和规定耕种不同质量的土地的工数等。这样做的结果,生产组长和记工员都觉得工作好做得多。
以后,刘炳文发现社里的财务工作还比较混乱;社里的公共东西到处丢失,也没有人经管。许多社员看见这种情况表示不满。刘炳文感到这样下去会影响社的巩固。他就自己的意见同社委们一起制定了一套管理财务的制度;对社里的开支、社员的预支、粮食分配、财务保管等作了具体规定。刘炳文还给自己规定经常要帮助各生产组的记工员做到:勤记账、勤对账,定期把各种账目向社员们公布。从这以后,曙光社的财务工作开始走上轨道。
去年秋天,罗集乡建立了八个合作社,今年春天又发展到十五个。在这些合作社的会计里,刘炳文算是最有经验的了。新建社的会计遇到工作有问题,都跑来向刘炳文请教,刘炳文除了耐心帮助大家之外,经常考虑怎样才能使大家更好地熟悉会计工作。他想:乡里交流生产和互助合作方面的经验,有个互助合作网,要是把合作社的会计也组织成个会计互助网,交流会计工作的经验,不是很好吗?他把这个意见向党支部提出了,马上就得到了党支部和县委工作组的积极支持。今年三月间,罗集乡的十五个合作社同附近新集、沙港两个乡的三个合作社共同成立了一个会计互助网。大家选举刘炳文作组长。刘炳文和大家研究出会计互助网的工作方法:规定半月或者一个月开会一次,学习会计教材;提出各人在会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互相研究解决;按时重点帮助一个社整顿账目。在会计互助网的互相帮助下,新建社的会计工作得到很快的提高。
由于刘炳文热爱农业合作社的会计工作,艰苦学习业务,并且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被选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