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迈向北极的足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7-04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迈向北极的足迹
本报记者 任建民
  北极那岌岛,南边丹墨城。
  气舟左右望,绵亘七日程。
  盛夏冰海开,气舟乃纵行。
  衣影吸其绿,万碧浸波澄。
  舟穿众岛中,奇怪争逢迎。
  辟道如江湖,忘在海中经。1908年5月,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的康有为来到北冰洋上的斯瓦尔巴群岛,“纵观山水,维舟七日,极海山之大观”,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95年后,我国政府组织的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7月15日从大连出发,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前往北冰洋进行为期约74天的科考。今年10月,我国政府将在北极建立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建站地点就定在当年康有为游历过的斯瓦尔巴群岛。
  记者1999年有幸作为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的一员,乘坐雪龙号前往北极,对于中国是否计划在北极地区建站,采访过当时的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陈立奇。他根据当时国家的极地考察政策和经费状况,认为没有在北极地区建站的必要。
  时隔四载,中国要在北极建立固定考察站的计划却已提上日程。由此可见,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对北极科考的重视力度也在加大。
  当然,政府的重视与民间的热情鼓动不无关系。中国人对于地球之端的北极有着无穷的向往。记者看到过一篇《中国人与北极的历史机缘》的文章,认为早在公元前汉代的东方朔就到过北极。当然,此文的依据仅仅是一本据称是东方朔自著的《海内十洲记》,其中对于地名的记载看来模糊不清,无法准确说明与今天的地名对应关系,因而受到质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个别中国人的足迹开始踏入北极地区,他们大都是受国外邀请参与科研工作。从1990年开始,8个环北极国家成立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使北极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化。1995年,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科学家秦大河为代表,参加了该委员会组织的一次北极科考,由此拉开了我国政府参与科学考察北极的序幕。第二年,国家海洋局代表我国进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作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国,我国科学家虽然参与了多次考察,但直至1995年之前,尚没有中国人自己组织的赴北极科考工作。1995年,一支由民间资助的科考队员出发前往北极点,他们在当地机构的帮助下,经美国、加拿大,于5月6日到达北极点。其中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5名科技人员与几名电视台记者,经过13天的艰难跋涉,步行抵达北纬88度的冰面。实事求是地说,由民间资助的考察队受条件所限,进行的科考工作是有限的,但对于中国北极科考的推动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
  1999年7月1日,由财政部立专项支持的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从上海启程。考察队乘坐的雪龙号破冰船长达167米,排水量为2.1万吨。船上有直升机两架,124名队员中包括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以及船员、记者,可谓浩浩荡荡。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科考条件可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船上当时有韩国、日本的科研人员随行,因为他们各自的国家还没有组织过专门的赴北极科考队。但与美国、加拿大甚至俄罗斯这些北极考察大国比起来,那一次的科考队就不算什么了。且不说美国在北极点有超大规模的常年考察基地,就是俄罗斯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的船由于破冰能力有限,考察队坐直升机最北只到达北纬77度18分的浮冰上。在船上听首席科学家陈立奇和船长袁绍宏讲起他们坐俄罗斯核动力潜艇直达北极点的故事,心中的羡慕自不待言。
  2002年,以中国探险协会名义组织的又一次北极之行,激发起中国人对北极新的向往。这次民间出资300万元的考察,在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上建起了一个临时考察站,又一次凸现出中国人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北极科考,民间与政府互动,一波接着一波。民间走在前头,探索未知,提供信息,也促成了政府的决心。政府稳扎稳打,以其正规和严谨,为民间的热情和冒险赋予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