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唤醒“大红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7-07
第15版(三家天地)
专栏:采访札记

唤醒“大红袍”
高云才
  武夷山麓,是地道的茶乡,沟沟岔岔都流传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大红袍”的故事。
  大红袍,是指武夷山孕育的一种极品茶。传说一位穷书生途经武夷山去京城赶考,四野茫荒,饥寒羸病,被山顶一个寺庙的僧人救起,僧人在崔嵬丛岭之中寻得一些灌木叶,熬汤灌服,书生神清气爽,病寒全退。书生殿试中了状元,感念僧人,千里迢迢,前来报答。僧人说,恩人在后山上。状元随僧人来到后山,只见除了半山腰上长了一簇灌木之外,剩下的就是光秃秃的岩石了。僧人指着那丛灌木说:“状元郎,你的恩人就是那丛灌木,是武夷山一种特有的茶。”状元遂退去身上的状元红袍,披在恩人身上,希望红袍冬为“恩人”去寒,夏为“恩人”挡雨。这簇茶遂被人美誉为一个传奇的名字——“大红袍”。
  美丽的“大红袍”传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武夷山人探索茶道,使武夷山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基地。从明朝万历35年(1607年)始,由荷兰及英国东印度公司收购武夷茶运往欧洲试销开始,武夷茶逐渐成为欧美各国竞相进口的饮料。资料记载,1751年,东印度公司输入武夷茶由1721年的2.5万担增至17.7万担。
  可是,茶农还是匍匐在清苦的生活之中。时至今日,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2000多元,而且茶叶收入是副业收入,不及农民收入的1/4。国有福建农垦武夷山茶场是武夷山市规模最大的茶场,茶叶品种繁多,茶叶资质上乘,但其茶叶生产和经营的收入不及茶场总收入的1/5,而维系茶场经济运转的支柱收入来自武夷山开发所需要的土地。
  与茶叶开发的冷清态势相比,此时,“大红袍”的商业名头“响”极了,由于“大红袍”就那几簇茶,年产量不过6两,在一次拍卖会上,一两茶叶拍到了十几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比黄金还贵,可是依然有价无市。
  茶场负责人祖耕荣在解释武夷山茶叶经济“背负盛名而守穷”的现象时说,武夷山茶场的主要收入来自茶叶以外的现象是暂时的,茶场生存道路必须而且只能是赫赫武夷茶。他系统地介绍了开发、经营武夷茶的设想和规划,包括融资、销售、经营等等。听后,让人虽觉兴奋,但仍不得要领。
  直到我辗转来到传说中的“大红袍”时,才突然发现,原来“大红袍”在武夷山已经结束“睡眠”状态,处在“半梦半醒”之中了。
  为什么说是“半醒”?有两个依据:其一,通往“大红袍”驻地,已经被严格地置于旅游格局之中了。停车场,收费;山门,收费;沿途,历代贤人书法石刻让你饱览山色秀美;而驻地旁有一个考究的茶室,游人小憩之余,品茗、听食茶人道“大红袍”的传说。这一路设施,解决了多少农民就业,又为当地财政创造了多少旅游收入?
  其二,漫游在武夷山市茶叶市场,商号们纷纷标榜我是“二代大红袍”、“三代大红袍”……商家都在靠“大红袍”的声名,力求打开销路。
  前者是在形式上利用“大红袍”的声名在发展地方经济,而后者在内容上利用“大红袍”的声名在推销茶叶。的确,武夷山人开始觉醒了,因为,“大红袍”的市场名气已经开始得到利用。可是,“大红袍”在内容上的利用,还是原始的、初级的。有人认为,就那么6两产量,内容上的利用没有天地。其实不然,“大红袍”就是武夷山优质红茶的代名词,可以通过嫁接、改良,扩大种植面积,在商业上确立武夷山红茶的影响力,根据茶叶质量分为若干等级,不同价格。另外,再消除那些繁杂品牌,精选可以同“大红袍”相媲美的品牌,共同角逐市场,那是怎样的一种气势?
  形式利用和内容利用并举,这才是借“大红袍”之力,发展地方经济。“大红袍”,你该彻底醒醒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