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让“玻璃房子里的竞争”更透明——关注党政机关考试录用制度改革新走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7-22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让“玻璃房子里的竞争”更透明
——关注党政机关考试录用制度改革新走向
本报记者 盛若蔚
作为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帜,考试录用制度称得上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经过10年耕耘,“凡进必考”现已成为组织人事部门的共识。人们将公开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这“五公开”,形象地称为“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但要使这种公开的竞争更加透明,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举措,确保“凡进必考”落到实处。
  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无权免考
  中组部副部长、人事部部长张柏林日前强调,要维护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严肃性,不要把对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免考或随意简化考试科目和程序作为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他解释,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可能在某个方面有专业特长,但对党政机关工作而言,并不一定具有高水平。
  事实证明,要彻底刹住不经考试就进入公务员队伍这个不正之风,只有坚决地、不折不扣地实行“凡进必考”。中组部、人事部强调,今后各级党政机关凡是补充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一律实行职位竞争考试,不再进行资格考试,以确保“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落到实处。
  张柏林同时表示,今后各地的考试录用工作将逐步定时定期,满足报考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条件的地方要继续实行省、市、县、乡四级统一考试制度。
  坚决清退违规录用的县乡公务员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县、乡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总数的58%左右;这两级机关的考试录用制度落实得如何,事关基层政权建设和整个队伍建设,影响到县、乡党政机关的工作水平。
  从实际情况看,“凡进必考”制度的推行还远没有到位。据统计,近3年来,全国新增公务员70万人,但经过考试录用的比例只有62.7%。乡镇一级的比例更低,仅为43.26%。个别地方甚至违反规定,使一些素质低劣的人混入党政机关,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据悉,今年全国将对违规进入县、乡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凡推行公务员制度、实施人员过渡后,按规定应当考试而未考试或考试不合格进入党政机关的人员,要坚决予以清退。
  中组部、人事部最近要求,各地须全面摸清县、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状况,明确在编人员身份,建立党政机关人员信息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对那些有编制又急需人员的县、乡,考试录用主管机关每年都要组织公开考试,并使考录工作正常化。
  主要从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212万人,比2002年增长46%。加之非典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毕业生就业,较以往相比难度明显加大。截至6月底,全国仍有100余万高校毕业生去向未定。
  高校毕业生历来是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是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力量,理应成为公务员队伍的重要来源。而且,从近几年的就业供求情况来看,公务员仍是相当多高校毕业生的重点考虑职业。然而据调查,那些约占总数38%的未经过考试录用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相当一部分不是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员的素质根本不符合要求。因此,现实情况不是用人单位不需要大学生,而是需要的大学生进不去。
  对此,张柏林表示,今后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选人制度,进一步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力度;凡国家机关需要新增人员,都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考试录用,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市(地)、县、乡(镇)等基层机关和基层执法队伍从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工作。
  垂直管理、中央派出及重点部门实行统考
  垂直管理和中央派出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规模较大,因此,把住这些机关的“进口”尤为重要。
  近年来,垂直管理系统在考试录用公务员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效明显。张柏林透露,今后组织人事部门将重点做好海关、工商、药监、质检等部门的考试录用工作。
  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今后国税系统录用公务员将不再委托地方考试录用主管机关组织,而是全部纳入中央国家机关统一招考;公安、司法人民警察的考试录用,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补充人员,都应根据规定纳入省级录用主管机关组织的统一考试之中。
  从2004年起,有关系统直属高校和地方有关高校毕业生有意进入党政机关的,也将逐步不再进行公务员资格考试,这部分毕业生必须同其他社会报考者一起竞争,以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此外,张柏林还强调,今后组织人事部门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调任工作,严格调任的范围、条件、标准和程序,引入竞争机制,防止调任工作的随意性,坚决杜绝“考不进来调进来”的现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