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网上变相赌博该管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7-31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监督与思考

  重庆空间网络资讯有限公司运用短信加网络手段,将变相赌博搬到互联网。手机短信成了他们非法赚钱的工具——
网上变相赌博该管了
崔扬
  最近一段时间,手机短信引发的用户抱怨日渐增加。经过调查发现,手机短信除了被人用于发送不良信息之外,还成了一些公司非法赚钱的工具。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从事非法活动的并不都是“地下企业”,有些正式公司甚至国有企业也参与其中。
  发短信猜大奖,网站“博弈类游戏”做起了广告
  7月14日《电脑报》上的一则广告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一个网站:www.my5757.com。该网站有一项活动——麻辣竞猜,网站自称这是“一种博弈类游戏”。用户注册后就可以花钱购买“金币”,用发送短信的形式回答问题,参与“博弈”。答对了获得所押的“金币”数乘以赔率,例如答对了的题目押了200个“金币”,该答案赔率是11,则可获得2200个“金币”的回报。
  最后网站承诺根据用户积分高低(“金币”多少)派送奖品。当然,如果答错,则用户花钱购得的“金币”也就付诸东流了。试了一下,回答一个问题之后,紧接着,又有短信来催促用户:快快购买“金币”,进入新一轮答题。
  竞猜题目主要集中在时事、体育和娱乐方面。比如说:7月21日到27日以色列会遭到人体炸弹袭击吗?A会,B不会。
  负责这一事务的重庆空间网络资讯有限公司无线部总监傅强接受采访时解释说:“我们推出竞猜游戏的目的是吸引人们关注时事。这个创意最初来自国外网站,现在也不只我们有这样的活动,很多商业网站也都推出过类似的游戏。”他否认这种活动是赌博行为,认为“是健康和正当的”。
  法律专家分析认定,这是变相发行彩票,也就是变相的赌博活动
  为了弄清楚重庆空间网络资讯公司进行的“博弈”活动是否合法,我们请教了有关法律专家。中法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社潮律师和几位法律专家对于“麻辣竞猜”现象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一活动和普通赌博行为相比较,的确有不同之处。这种“博弈”的特点是:投注金额不高(一般每题投注为2元),中奖额度不大,透明度不高,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新科技手段实现,是一种带有营利目的的游戏方式,同发行彩票有很多相似之处。
  王社潮接着分析说,根据财政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委2002年11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坚决打击赌博活动、大力整顿彩票市场秩序的通知》第一条的规定,彩票发行的批准权属于国务院。目前只有民政部发行的“中国福利彩票”和国家体育总局发行的“中国体育彩票”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是合法的。
  针对重庆空间网络资讯公司进行的“麻辣竞猜”活动,法律专家表示:按照五部委的通知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一定价款给付为前提,公开组织对某种竞赛进行竞猜,参与者可根据其给付价款和竞猜结果获得中奖权利的行为,均属非法发行或变相发行彩票的赌博行为。空间网络公司的“博弈”活动完全符合上述界定,可以认定为变相发行彩票,也就是变相的赌博活动。
  此外,专家通过查询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发现其注册内容只有综合经济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显然上述活动是超过其经营范围的,并未获得批准。
  移动公司参与“分红”,加强监管成为当务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重庆移动通信公司的配合,重庆空间网络资讯公司的“博弈”活动也就无从开展,因为用户的钱是被重庆移动直接从手机费中扣除的。
  而重庆移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们并没有接到重庆空间网络资讯公司关于“麻辣竞猜”的具体资料,可能业务还没有开展。然而,据调查,这项业务已经开展一段时间,用户购买“金币”的费用的确是移动公司代扣的。重庆空间网络公司的傅强承认:“我们和移动公司有分红。”据了解,收取用户的钱后,30%被移动通信公司扣除,70%归举办活动的网站,这是行业内的“惯例”。
  目前,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赚钱的方式五花八门,很多都是违法的,而且具有欺骗性。比如说,有的网站以大奖为诱饵让你出低价竞买商品,很快就会收到短信告诉你低价是否是“独一无二”的。本来收短信应该不收费,但这样的短信你收一条却会被移动公司从话费中扣除一块钱;有的短信邀请你参加聊天,你以为回复一下也无妨,殊不知大笔的“信息费”就被收走。网络专业人士分析说,现在网上类似骗术层出不穷,但离开了移动通信企业的支持,就拿不到钱。
  重庆移动作为国有企业,为什么参与并支持违法行为?变相“彩票”在网上公开进行,甚至可以登广告,为什么没有被查处呢?
  拨通了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的电话后,一位姓解的处长解释说,对于网站发布的信息内容是否违法,应该由公安部门进行界定。解处长表示,他们会同公安机关进行联系,等公安部门定性之后,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会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得到工商管理部门对此事的看法,但没有得到明确答案。位于中关村内的北京海淀工商分局广告科杨科长坦言:“对于互联网这个事物我们不太了解,类似问题我们还没有处理过。我们也有许多困难,比如硬件方面,上网不是很方便。”
  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现,无论工商部门还是通信管理部门,对于网站加上短信的运营方式都不很了解,甚至必须找到被调查的公司询问,才能弄明白基本事实。而这种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非法经营活动。由此看来,执法人员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从而加强有效监管,也已成为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