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阅读
  • 0回复

淮河抗洪:科学调度降洪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1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今年淮河总来水量比1991年洪水多一成,但安徽省仅动用9个行蓄洪区,比1991年少启用8个;较大险情量仅为1991年的25%;因灾死亡人数比1991年减少95%;房屋倒塌不到1991年的1/10。江苏的汛情也比1991年大,但灾害程度却远远低于1991年——
淮河抗洪:科学调度降洪魔
 安徽:蓄泄兼筹,让洪峰低头
  本报记者 刘杰 何聪
  20天里有10天的特大暴雨,上游来水一次比一次凶猛,安徽淮河干流全线告急!进入7月,降雨强度和集中度为历史罕见,淮河水位全线超过1991年的大洪水,正阳关至淮南段等许多河段水位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淮河汛情,深切关注受灾群众。国务院领导亲临安徽、江苏两省检查指导淮河抗洪工作。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各级防汛指挥部密切会商,科学调度,牵着洪水鼻子走,发挥防洪工程的综合效益,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淮河防汛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只是千军万马上堤抢险,正确疏导洪水流向才能使多灾多难的淮河一次次化险为夷。上拦中蓄下畅,有张有弛,有进有退,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抗洪的胜利
  淮河干流短、支流多,上游落差大,下游河床高,洪峰组合因素复杂,防汛抗洪需要对洪峰的形成尽量给以调整,避免洪峰叠加,要千方百计让洪水随人意“流”。淮河防汛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只是千军万马上堤抢险,正确疏导洪水流向才能使多灾多难的淮河一次次化险为夷。
  在这场与洪水的阻击战中,安徽始终按照蓄泄兼筹,兼顾上下游,考虑左右岸,局部利益服从大局整体的原则,科学调度,上拦中蓄下畅,有张有弛,有进有退,终于用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抗洪的胜利。
  在上游蓄洪错峰。充分利用大别山区水库,控制洪水下泄,同时争取上游河南省控制水库泄洪;对下游,请求国家防总调度江苏省启用淮河入海水道,加大洪泽湖入海流量,降低水位,加速淮河中游洪水下泄;中游则综合运用防洪工程体系,在关键时刻适时、及时地启用了7个行洪区和2个蓄洪区滞洪,利用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分洪,同时加强对淮北大堤、淮南、蚌埠城市圈堤等重要堤防的防守。最终实现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淮北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工矿城市安全,确保交通、水利等国家重要设施的安全,确保洪峰顺利通过”的5个确保。
  有分析表明:今年淮河抗洪全线超过1991年,在总来水量200多亿立方米、比1991年超10%的劣境下,仅动用9个行蓄洪区削洪峰20多亿立方米,比1991年少启用8个。土地绝收面积是1991年的1/2,较大险情仅为1991年数量的25%,因灾死亡人数比1991年减少95%。安徽省沿淮灾区安全转移群众115万多人,是1991年的1/4左右,房屋倒塌不到1991年的1/10。正是科学调度与抢险护堤相结合,运筹帷幄与果断决策相统一,终于谱写出撼天动地的抗天歌。
  水文信息的自动化预警预报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使测报时间比原来提前了2天甚至4天左右的时间;面对汹涌而至的洪水,抢时错峰、左支右拨,蓄泄兼施。淮河第一次洪峰低头过安徽
  6月20日到6月30日,安徽省防指鉴于水、雨情的信息报告,通过科学分析,得出淮河安徽段在7月1日左右会形成洪峰的结论。于是在6月29日即要求沿淮打开涵闸,赶紧抢排湖泊积水,腾出容量,为战胜洪峰打下了埋伏。
  安徽水利厅吴存荣厅长告诉记者,各级防汛部门的信息联网,水情雨情等水文信息的自动化预警预报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精度比原来更加准确,测报时间比原来提前了2天甚至4天左右的时间,大大延长了预警时间,让我们对洪水、洪峰心中有数,从而分析、决策有依据,科学调度洪水有信心,能够自始至终牵着洪水跑。
  由于淮河上游河南境内拓宽、疏浚河道,淮河干流上游形成的洪峰原来4天时间才能到达安徽境内第一站阜阳阜南王家坝,今年两天时间就到达了。7月2日6时,王家坝水位达到28.46米,流量达到了6400立方米每秒,涨势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到13时,水位就超过了29米的保证水位。
  7月2日21时,王家坝水位飞涨到29.30米,蒙洼蓄洪箭在弦上。22时,国家防总正式命令7月3日凌晨1时,王家坝开闸蓄洪。淮河抗洪打出了第一张牌,有效降低了王家坝以上干流的水位,减轻了对上游和下游河段的压力。为了有效分洪,迎接下一次洪峰的到来,5日6时30分王家坝闸关闸,第一次蓄了2亿多立方米。
  淮河汛情的晴雨表,在距王家坝闸100公里河路的寿县正阳关,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颍河、淠河、史河等淮河主要支流在此入淮。2日,颍河也形成洪峰,安徽省防指果断决定关闭阜阳闸,启用茨淮新河,直接将颍河洪峰从茨淮新河送往下游蚌埠怀远段淮河,同时关闭大别山区的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等,减少淠河、史河等支流流量,避免洪峰在正阳关叠加。
  7月3日,入口在淮河蚌埠段的涡河形成洪峰,加上其他大小支流普降大到暴雨的洪水,致使淮河蚌埠段水位一下蹿上去了。安徽防指与淮河防总会商后决定,提前启用怀洪新河,将部分淮河水从怀远起经怀洪新河直接送进洪泽湖,蚌埠段淮河水位一下降了60厘米,有效缓解了蚌埠市淮河干流以上的防洪压力。
  5日,淮河淮南段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安徽防指决定启用淮南洛河洼、上、下六坊堤、石姚段4个面积较小、堤防标准较低的行洪区。
  5日淮河干流洪峰到达正阳关,正阳关水位持续上涨达历史最高水位,并对上游洪水形成顶托之势,蚌埠以上的13个行洪区均超过行洪水位。为让洪峰顺利通过正阳关,缓解下游压力,安徽防指决定6日15时30分启用离正阳关最近的唐垛湖行洪区,使正阳关水位降低了1.13米。利用正阳关淮河干流洪水回落机会,当即调度梅山、佛子岭水库泄洪,避免了洪峰在正阳关交汇叠加。
  淮河干流洪峰顺利通过正阳关,开始向下游淮南、蚌埠段逼近。6日21时,蚌埠吴家渡水位持续上涨到22.05米,且仍在快速上涨,给淮北大堤、淮南和蚌埠城市圈堤构成巨大威胁,蚌埠怀远境内的荆山湖也超过历史最高行洪水位0.53米,安徽防指决定7日11时启用荆山湖行洪区分洪,同时加大怀洪新河分洪流量,加快怀洪新河两岸内水外排。
  抢时错峰、左支右拨,蓄泄兼施,水终遂人愿,淮河第一次洪峰低头过安徽。
  第二次洪峰来势更猛。上截中拦、西关东泄,沿淮军民与洪水决战正阳关。在准确预报的基础上,科学调度,正阳关水位在达到最高峰值26.80米、僵持8个小时后,终于开始缓慢回落
  老天爷再次向沿淮军民发难。7月8日、9日、10日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流水位全线上涨,第二次洪峰急剧形成,来势更猛。11日8时,正阳关水位大幅回涨到26.45米,到18时就涨到26.78米,再次超过保证水位26.5米。
  为避免洪峰在正阳关叠加,缓解淮河中游的压力,10日晚,安徽省防指与国家防总、淮河防总紧急会商后决定,11日2时36分,王家坝再次开闸蓄洪,并进一步发挥了大别山区水库拦蓄作用。但洪水依然居高不下。11日,安徽防指决定启用邱家湖行洪区行洪,2亿立方米的滞洪量依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安徽防指又果断命令紧急启用中游防洪王牌之一——城东湖蓄洪区蓄洪。城东湖地区13万群众冒雨紧急转移。正阳关水位终于低头,一直回落到26.46米。
  但11日和12日,淠河洪峰、史河洪峰、淮河干流洪峰先后逼向正阳关。12日18时,正阳关水位迅速回升到26.80米。安徽省防指在前所未有的防汛压力面前,沉着应对,运筹帷幄,在准确预报的基础上,与洪水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12日上午,通过科学的分析,认为正阳关水位涨到26.80米左右后不会再涨,决定不再启用新的行蓄洪区,转而要求霍邱城东湖进洪闸加大流量,由800到1300再到1600。12日15时关闭梅山水库泄洪隧洞,下泄流量由900压缩到300,坚决关死阜阳闸,削减颍河进入淮河干流水量,打开茨河铺闸、阚疃闸,再次启用茨淮新河,全开王家坝闸,利用蒙洼分洪。
  一系列准确果断的调度措施,终于遏制了正阳关水位的持续上涨势头。正阳关水位在12日18时达到最高峰值26.80米后,僵持8个小时,终于在13日2时开始缓慢回落。姜家湖保住了,国家重点工程临淮岗工程的工期不会耽搁了,城西湖等蓄洪区没有开启使用。到了14日6时,正阳关水位降到26.55米。人水大战,正阳关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淮河两岸,洪峰缓慢平稳地度过正阳关,15日通过蚌埠闸,桀骜不驯的洪水终于臣服。
  7月19日到22日,受淮河上游及区间降雨影响,淮河干流再次全线回涨。但在经受了两次洪峰的考验后,安徽防指对洪水的科学调度更加举重若轻。给洪水以出路,洪水便给人生路,这是决战淮河制胜的真谛所在。
  江苏:疏堵有序科学治水
  本报记者 顾兆农
  水利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入海水道等四大渠道已安全排泄淮河洪水18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洪泽湖的蓄水量
  大水小灾,什么原因?
  这除了得益于1991年以来江苏先后完成的入江水道加固、洪泽湖大堤抗震加固等6项除险加固工程外,更主要还得益于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淮河入海水道。它的及时投入使用,有效地分泄了今年的淮河洪水,大大减轻了有关地区的防洪压力。
  7月4日23时48分,在国家防总的调度指令下,淮河入海水道首次开始下泄淮河洪水。随着洪泽湖水位的进一步抬高,江苏省防指经过科学分析,统筹考虑,逐步加大了入海水道下泄流量,最大泄洪流量达1870立方米每秒。
  兴化市是江苏有名的“锅底洼”,海拔全省最低。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时,这里破圩沉圩302个,而今年却没有发生破圩倒坝的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1997年以来该市先后投入1.5亿元全面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今年的抗灾斗争中,这些水利基础设施筑起了一道坚强的屏障,实现了挡得住、排得出的目标。
  经过近几年的加固,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河闸又焕发了青春,每秒8770立方米的泄洪量,已经超过了1991年845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泄洪量。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入海水道等四大渠道,有效快速地分泄淮河的洪水,到7月25日,已安全排泄淮河洪水达180多亿立方米,约相当于4个正常水位的洪泽湖的蓄水量。
  提前预降洪泽湖水位,争得了今年淮河防汛的主动权。在里下河地区采取“上抽、下泄、中滞”的策略,有效防止了水位猛涨
  6月21日,江苏进入了主汛期。与往年不同,梅雨期间的降雨自北向南,淮河流域及全省广大地区普降大到暴雨,淮河下游产生了汛情。对此,一直密切关注的江苏省防指早有防备。省防指决定,6月28日6时,提前打开三河闸,预降洪泽湖水位,6月29日把泄量加大到了1500立方米每秒,并逐步加大泄量,直至63孔闸门全部提出水面,敞开泄洪,争得了今年淮河防汛的主动权。
  江苏省防汛指挥部有一套有效的、先进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这套系统具有水情接收、水情遥测、气象云图接收等功能,可提供实时汛情、气象信息、防洪方案、防汛组织和防汛物资等10多项服务,通过网络与省政府和指挥部各主要领导的计算机联通,决策者可据此实现对全省防洪抢险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上抽、下泄、中滞”,这是江苏省政府针对里下河地区防汛抗灾实施的一条科学措施。“上抽”就是江都和高港枢纽抽排涝水入江,“下泄”就是利用斗龙港、新洋港、黄沙港、射阳港等4港入海;“中滞”就是一定水位时低洼的副业圩敞口滞涝。在今年的抗灾斗争中,兴化市认真贯彻这一治水方略。在水位达到2.5米时,该市的第一批滞涝圩投入使用,加上湖荡,滞涝面积138平方公里;水位达到3米时,第二批滞涝圩又投入使用,增加滞涝面积29平方公里;水位超过3米时,第三批滞涝圩再投入使用,增加滞涝面积32平方公里。
  行洪的畅通和滞涝的实施,有效防止了水位的猛涨,缓解了防汛压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