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竹乡新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1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

  竹乡新韵
  林思翔
  竹子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古人吟颂竹子的诗词不少,比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颂竹之高雅。
  古人写竹,说竹,赞竹,多从竹的形态着眼,而后引申隐喻,升华拟人,使人在欣赏艺术美之余受到启迪,有所感悟。我有幸参加中国笋竹之乡——永安笋竹节,直进茫茫林海,参观笋制品展览,观看以笋竹为题材的民俗文艺晚会,从早到晚脑子里塞满了笋竹,“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感受到浓厚的笋竹文化熏陶,看到永安人民正在把对笋竹的景仰和爱心倾注到对其繁衍、保护和深度利用上谱写新时代的竹乡新韵。
  走进永安笋竹展览馆,犹如走进笋竹制品的大观园,那幅幅艳丽的展图和林林总总的精美笋竹产品,为你讲述竹子王国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桃源峰下、燕江之畔的永安,“宜烟宜雨又宜气”,是我国竹子生长最适宜的中心产区,早在1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永安人就致力竹尽其用,编制各种竹工艺品、烤制竹干。光该市贡川镇生产的竹笋就有水笋、斑笋、苦笋、聊笋、石笋、四角笋、黄笋、绿笋、麻笋、毛竹笋等十大品种。享有“闽西八大干”之一美誉的永安闽笋干源源不断地销往京城各地。建于清顺治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荀帮公栈”,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笋业同业公会旧址。全市现有毛竹面积70余万亩,农民人均毛竹面积3.9亩,居全国之冠,不愧为中国竹子之乡,闻名遐迩的桃园洞,洞中有竹,风景奇异的鳞隐石林,“鳞”中也长笋。
  徜徉竹园,漫步笋馆,让你感受五彩缤纷的笋竹世界。高节竹,让你眼随节高心空的绿竿,领略竹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之高风亮节;苦竹,让你明白竹子成长虽快,然破岩穿石却备尝艰辛;甜笋竹,可使你在欣赏竹子形美叶翠之余品味笋之鲜甜;斑竹,让你想起湘夫人的美丽传说,那斑斑泪痕不禁令人怦然心动;大佛肚竹,令你看到竹子不仅有伟岸的身躯,还有一张憨态可掬的笑脸……现代科技的注入,使单调竹筒催化出了千姿百态的竹制品,竹席、竹编、竹雕、竹沙发、竹地板、竹炭……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和工艺装饰品,令人目不暇接。
  竹子是竹乡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于斯,长于斯,长期与竹子相依为命的竹乡人民,不仅爱竹,“山当田耕,竹当菜种”,还会唱竹,舞竹,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积演成浓厚的竹文化。笋竹节的民俗文艺晚会,没有大腕演唱,没有明星露脸,参演人员许多是来自村镇的农民,表演纯朴自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畲乡风情舞《摇毛竹》,用欢快的舞姿,表达青年男女因竹而结下姻缘的美丽传说,《竹杵舞》,述说青年男女在月光里一边有节奏地杵粟,一边和歌以表达爱慕之情的故事。月色沐浴恋人,舞步伴随竹杵,节奏分明,充满诗意。《笋干舞》,则以轻盈的舞步,表现笋民收笋、制干的喜悦心情,反映改革开放之后竹乡农民的崭新风貌,令人鼓舞,催人向上。晚会传播竹乡的习俗风情,弘扬竹文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