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作为献给“八一”建军节的重头戏,电视连续剧《新四军》今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见面了。该剧以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再现了新四军慷慨悲壮的历史,且听导演在创作上的一些想法——泼墨绘史 工笔写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1
第16版(周末文艺)
专栏:创作手记

  作为献给“八一”建军节的重头戏,电视连续剧《新四军》今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与观众见面了。该剧以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再现了新四军慷慨悲壮的历史,且听导演在创作上的一些想法——
  泼墨绘史 工笔写人
  电视剧《新四军》导演 宁海强
  我们在拍摄电视连续剧《新四军》时,着意运用了一些新的创作方法,努力使这部电视剧除了具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等特点外,还具备一些鲜明的特质。该剧在故事结构、人性开拓、战争再现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梳理编织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该剧吸收了近年来史学界对革命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成果,提高了表现和还原历史的准确度。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史上的成功与挫折、矛盾与斗争,是重大题材影视作品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新四军题材,涉及项英、“皖南事变”、“高敬亭事件”等许多敏感或有争议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我们在阅读了大量资料、请教党史、军史专家,对有关的党史军史进行了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将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了剧中。如对项英的评价,近年来党史界在对项英的研究中,更多地发现了他作为一个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个人品质中的忠诚、善良和敦厚的特点。据此,我们设计出了剧中的项英这个人物,既赋予了他自信、刚强、独断的一面,也给予了他慈祥、朴素、爱护官兵、富有革命理想和信念等丰富的色彩。演员冯国庆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表演界度,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层次丰富、感情细腻的项英的形象。
  在《新四军》的创作上用虚线结构故事,统领全篇,打破了重大题材作品“大题材=大事件+大人物”的一般模式,使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向剧情化、戏剧化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
  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和组成的历史。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的创作,必须尊重历史、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历史的客观面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具有良好的戏剧质地。仅以真实人物为中心结构故事,无疑会受到诸多局限。新四军人物众多、经历了抗日战争的各个时期,而且部队分散在长江中下游广阔的地域上,很少有集中统一的军事行动,在新四军前后几个时期的主要领导人当中,无法找到一个能够统领全篇的中心人物。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大胆地采用了以虚线结构故事、统领全篇的办法,虚构了一条以黄江河、余秀英、梅青等几个年轻人的命运为中心的故事主干,以他们的个人命运和经历,串联起历史和各个环节,把原本松散的、各不归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纳入到了一个完整的戏剧体系中。这使得《新四军》在故事陈述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空间。
  历史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不同于电视,它在时间上可以充分地表现历史进程中的各个精彩环节。战争对于大型历史题材作品而言,既是历史进程中精彩纷呈的一幕,又是不可回避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何使战争戏成为长篇电视连续剧中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直是处于探索中的问题。在《新四军》中,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首先,我们透过人物的命运来讲述战争故事,战争的发生,总是在人物命运的交叉点上,总是对人物的命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根本改变了人物的命运。其次,使战争成为剧中人物的战争,以主要篇幅,来表现剧中人物在战争中的行为,以及战争对他们的影响,他们的个人情感与战争进程的契合。再就是将最出彩的战争情景和战争画面,紧扣在剧中人物的行为脉络上,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新四军》是一部战争戏分比较重的长篇剧,几乎每一集都在打仗。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战争表现手法雷同、千篇一律的问题。因此在拍摄中,我们十分注意通过各种手法,使每一次作战在形态上都有所区别,每一次作战都有新的视觉亮点,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把表现战争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丰富战争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四军》中我们着力塑造了余秀英这个人物形象,既表现了她在战争生活中高超的组织指挥能力,也表现了她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她作为女性的柔美、细腻、母爱的一面。
  《新四军》场景宏大,时间跨度长,2002年7月5日在天津开机,历时82天,转战大江南北,行程达6500多公里。剧情涉及到国、共、敌、顽、伪各个方面,战争戏占有很大的分量,故事涵盖多个层面,称得上是一部大题材、大制作的长篇剧集。从已经达到的影像效果来看,完全符合我们对于这部电视剧在气度方面的追求。但是与相同类型的电视剧相比,《新四军》的投资却控制在了比较低的水平上,这也使我们感到欣慰。(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