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回望20余年的当代军旅文学创作,有惊喜,有兴奋,有忧虑,更有坚信。军旅文学曾以强劲势头参与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今天,让我们一道来——铸造绿色营盘的光荣与梦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5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

  回望20余年的当代军旅文学创作,有惊喜,有兴奋,有忧虑,更有坚信。军旅文学曾以强劲势头参与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今天,让我们一道来——
  铸造绿色营盘的光荣与梦想
张学昕 陈宝文
  文学史上的成就与辉煌中国当代军旅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令人惊喜的辉煌与轰动。它以反映时代、张扬崇高,关注当代军人价值,揭示战争残酷、面对历史真实,不避讳人生的矛盾与复杂而赢得读者的广泛认同。《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皖南事变》、《射天狼》等作品使当代军营小说日益走向现实主义,显示了军旅文学与现实亲密的血缘关系。可以说,军旅小说与其它题材小说一道,铸造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真正辉煌。与以往当代军旅文学相比较,整个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在80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状态,这如同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保卫延安》、《红日》、《风云初记》、《铜墙铁壁》、《林海雪原》等鸿篇佳构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再一次将军旅文学的创作水平提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程度,而且前所未有地引起读者深入而广泛的关注和震动。
  进入90年代,军旅文学的生存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在现实性上,中国军队远离了现实的战争和过往的战争年代,和平、发展和大规模经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课题;另一方面,当代读者对文学、对军旅文学的阅读与期待视野进一步开阔和复杂,无疑给90年代军旅小说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国军旅作家在习惯了80年代的辉煌和轰动之后,更能适应并重新调整好自己的写作姿态以适应新的现实。在90年代后半期,老一代军旅作家和80年代以后步入文坛的中青年军旅作家,如刘白羽、魏巍、徐怀中、叶楠、李存葆、朱苏进、韩静霆、乔良、江奇涛、阎连科、周大新、陈怀国、裘山山、石钟山等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题材文学作品,以独特的军旅文学风格和气质,继续深入而平静地融入90年代中国文学,并从整体上与后者获得了同一种创作形态和文化格调。
  特别是近年来韩静霆的《孙武》、邓一光的《我是太阳》、庞天舒的《落日之战》、柳建伟的《突出重围》、徐贵祥的《决战》、《历史的天空》等紧扣时代精神主旋律,以其高昂激越的美学风范,为军旅小说找到了创作精神上新的生长点和艺术支撑点。值得一提的是《突出重围》,这是一部近年来出现的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很高认识价值的长篇佳作,它不仅具有对国家、民族命运那种深切的忧患意识,而且作家在巨大的想象空间里,基于对人民子弟兵的挚爱和对历史、现实的深入体察,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军人的英武和对现实处境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归结而言,近年军旅小说在艰辛的跋涉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一是军旅文学的本质特性即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得到进一步高扬,通过对和平年代军人命运、生活状态的观照,体现出对当代军人存在意义、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索。当代军人的内在气质和风貌在英雄主义审美风范下得到了极富震撼力的全新呈现。二是作家在创作中能较为自觉地将战争生活和和平年代生活进行融合。像《突出重围》、《遍地葵花》、《DA师》等作品,有意探索、寻求当代军旅文学对战争与和平母题的经典表达。在对“引而不发”的当下军人实际精神、存在状态的表现中,当代军人的个性锋芒、英雄情结,使当代军旅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文学”、“革命战争小说”、“军事小说”区别开来。像《突出重围》、《DA师》这样的作品,努力尝试以假定性战争、虚拟性战役来演绎、测试当代军人理想,已成为当代军旅文学的独特风景。三是对世界军旅文学、战争小说艺术思维模式、审美方式有着充分的借鉴,在故事情节、叙述视角方面,既有写实主义风格,又有象征意蕴的升华。在塑造当代军人形象时,不断地摆脱模式化、脸谱化束缚,如《历史的天空》中的梁必达,《突出重围》中的范英明、朱海鹏、高军谊,《父亲是个兵》中的父亲,都明显受到中国古典小说和新武侠小说的良性影响,这些人物曾被评论者称为“军中武侠”。四是作者能够普遍考虑读者因素,在叙述风格、情节设计等小说观念上,认真、切实地考虑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创作出雅俗共赏的经典文本。
  和平年代的光荣与梦想在梳理回顾了近年军旅小说的可喜成绩之后,我们仍然不能回避当代军旅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隐忧,尤其90年代中后期,由社会转型带来的整个当代文学的失重,也一度使军旅小说难以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周大新认为,军旅作家的队伍出现了新的分化。从80年代到90年代,军旅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由辉煌到相对冷寂的过程,其中作家的原因占很大成份,这就是军旅作家的流失。大量很有潜质或已有相当成就的军旅作家放弃了以战争或军旅人生为主要书写对象的文学,很多人去从事影视创作,有的去写地方题材,即使那些仍坚守军旅创作的作家、评论家由于生活积累的不足,对现实也感到一定程度的茫然,无法深刻地把握当前的军旅生活,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无所适从。
  有论者认为,商业化语境对军旅小说构成了“消解”,军旅文学原有的庄严与神圣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90年代的军事文学,失去了文坛内外的巨大轰动,又没有赢得市场效应的全力回报。军旅文学的主体是战争文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和平是所有军人的终极目标,但战争题材却一直是军旅文学的主流题材,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军旅文学永久的魅力呢?
  在和平年代,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应赋予军旅文学以崭新而丰厚的文化、哲学内涵。战争小说,军事文学都是军旅文学最为突出和侧重的方面。军队为战争存在,军人为和平而生,和平年代仍需要对战争保持高度的警觉,也需要有战争的目光来审视和平年代的生活。传统意义上的军旅文学或军旅小说,依然不能淡忘或淡化与“战争”的内在关系,不能缺少体现当代军人精神气度、最能传达军人价值或存在状态的生活表现。不仅要不断地创造新的非战争状态下的军营生活故事和人性发现,更要立体宏阔地从人文的视角表现21世纪中国军人面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光荣与梦想、英雄的可能与渴望等军旅文学的永恒主题。有人认为,进入90年代以后的军旅文学之所以难成气候,一方面是作品缺少了战争这块极有分量的基石,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用一种更大的文化背景来支撑。近些年,军旅作家着力最重的作品似乎都不是题材纯粹的军旅文学。而且,一些从事军旅文学写作的作家,仍只是着眼于单纯的“军营文化”本身,因而需要更为宏大的视野和眼光。军旅作家理所当然要表现军营文化,但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之作仅仅表现军营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在深刻表现军营文化的基础之上努力超越军营文化。实质上,任何一种题材的文学创作,都不应为这种题材本身所限制。军旅文学属于军营,又不仅仅属于军营。对新世纪的军旅作家而言,在新的历史时代环境下,如何寻找自身位置和价值,以强烈的生活体验尤其是内在体验,如何重塑当代军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坚守军旅文学固有的崇高感和英雄性,就成为必须面对的主要课题。
  展望未来,军歌嘹亮军旅作家要珍视当代军营这块深重而广阔的生活领地,不要轻易撤离或远离绿色军营,而要不断开拓军旅文学表现的新境界。关注表层相对平静的军旅生活,挖掘中国军人在中国社会大的结构改革中激烈动荡的深层意蕴,关注随时代变化发展,现代军人所具有的多样化的军旅情结、军旅意识、军旅情感,从长远的目光看,军旅作家长途跋涉的真正目的地并不仅仅是军营,而是整个民族的博大心灵和历史的深刻内涵。我们渴望也充满信心地认为,当代军旅作家完全可以创造出真正伟大的、无愧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作品。凭借几代军旅作家的优势和努力、耐心,伴随作家主体意识的整体性觉醒,深化军旅文学表现的内涵和层面,从文化、哲学、伦理流变上进一步发展军旅小说的精神,可以说,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听到军旅文学黄钟大吕般的正始之音。
  数十年来,军旅文学在不同时期始终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和走势。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对历史与生活的“史诗性”把握与表达;表现战争与和平、对人类命运、个体命运遭遇所产生的悲剧美学效果;关于英雄母题、关于战争文化规范和审美模式的局限性、关于人物形象和故事的传奇性,包括小说在战争与和平场景的相互对照、相互转换的描写、叙述,这些都为当代其它文学表现题材提供了经验和范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民族自身的谋求发展,为军旅文学提供了新的表现空间和视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光荣与梦想,仍是军旅文学的永恒主题和沉重追问的对象。
  当代军旅文学需要探索在和平时期保持长久魅力的策略或出路,需要在生活中、艺术思维上获得新的创作灵感。从生活出发,这是文学创作的至理名言。对生活矛盾大胆触及,注重塑造转型期“新的军人形象”,区别以往人物内涵的新的艺术形象,增加社会历史内容的融入,生活气息的强化,英雄性格的多样性与更新趋势等方面都将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要用新的英雄观、战争观、军事观、战争智慧、战争心态审视、表现当代军人风貌,写出真正的当代职业军人及其品格、精神结构。事实肯定不像有人以为的那样:“英雄无觅”。
  我们相信,社会的转型和变奏及社会发展的进程,将愈发反衬和烘托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贴近军人、贴近生活,创造出充满激情和张力的文学精品,让军旅文学重铸绿色营盘的光荣与梦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