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乐民亲民助民——天津塘沽区杭州道街社区建设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7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群众利益无小事

乐民亲民助民
——天津塘沽区杭州道街社区建设一瞥
袁建达 满学杰
  天津市塘沽区杭州道街,最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街”。这个街道的党员干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让群众快乐
  杭州道街原先是一片盐碱荒滩,水洼中有一座紧挨一座的坟头儿。改革开放的大潮把荒芜的陈迹冲洗一新,一幢幢居民楼如雨后春笋,覆盖了这片5.4平方公里的新区。目前在这里居住的人口达7万多人。
  3年前,偌大的杭州道街只有一座影院、一个小花园,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很贫乏。新世纪伊始,新一届杭州道街工委建设社区文化站、丰富居民文体生活,在17个社区中大力实施“乐民”举措。到目前,除了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外,每个社区都建有文化站,有1300多居民成为社区文化活动骨干。
  有一次,澳大利亚罗克代尔市市长摩赛曼带领由议员和政府官员组成的代表团来到杭州道文化中心参观。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合唱,有板有眼的京剧彩排,气势磅礴的民乐合奏,高潮迭起的“残疾人舞台”,这位来自南太平洋的使者大为惊叹:没想到中国的社区文化如此丰富多彩!临别时,摩赛曼市长亲自赠送了一块红木纪念牌,并当场题词:“罗克代尔同塘沽人民的友谊长存”。
  替群众谋利2003年3月29日,作为天津市的首批试点,“居民直选居委会主任”大会在杭州道街文安里社区举行。社区广场上,7名竞选人轮番登台演说。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我将如何深入居民之中,体察民情,为民请命,作民公仆”。3000多张选票当场收回2925张,有效率达98%。经检票、唱票,公证人员宣布新当选的主任及副主任时,掌声在小广场上长时间响起。
  6名直选的居委会成员果然不负众望,上半年,他们入户访民上千次,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超百件,“执政”不足4个月的文安里社区已夺取了市、区4项大奖,成为天津市社区建设的标杆。
  3年多来,杭州道街实施的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内容的“四百”工程,共为居民群众办实事6000多件,发放“低保”费560余万元,为困难群众送慰问金10万元。
  为群众解忧
  近年来,由于企业结构调整,社区有不少职工下岗,生活困难。杭州道街及时成立了“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为辖区内每一位下岗职工建立了“职业档案”,开办了“岗位技能培训班”,3年时间培训上岗人员1600余名,使95%以上的下岗人员重新就业。为了使居住在社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学到新知识、新技能,他们开设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班”,使6000多名外来打工青年提高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成为外企的骨干。
  杭州道街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25个、商业网点1056个、外来务工人员1万多人,为了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杭州道街投资12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流动人口生活小区,住房百间,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57户外来人口搬进小区。
  为了给辖区内的企业营造出一个适宜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去年塘沽区政府斥资1.2亿元为杭州道街整修了6条主干线公路,新修和扩建了10余座公园,新增绿化面积10余万平方米,使这一地区成为塘沽的新亮点。街办事处还帮助民营企业、外来人口小区建立了党组织,定期为企业发送党课教材,发挥共产党员在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