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巴西 “初次就业计划”促进就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7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巴西 “初次就业计划”促进就业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卫中
  马努埃尔的新婚妻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至今仍未找到工作。她似乎并不为目前的处境担忧,而总是乐观地认为,“面包会有的”。
  工人出身的巴西总统卢拉执政以来,一直将扩大就业,解决贫困问题作为政府社会发展计划中的头等大事,视就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据统计,目前巴西城镇居民的失业率达13%,失业人数为275万,而且就业市场仍在缩小。卢拉政府最近推出的“初次就业计划”,就是要发挥社会各阶层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促进青年就业网。
  首先,政府鼓励企业雇佣年轻人,鼓励企业承担社会义务,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享受政府资助待遇的企业必须保证在12个月内不得辞退年轻工作人员。如果业主愿意,企业还可成为“初次就业计划”的合作伙伴,并在全国就业体系中予以公布。政府还向自主经营的年轻人提供低息贷款。除资金外,青年人还可同时获得经营指导和培训。
  其次,政府要求创造适合青年就业的机会,保证青年就业的报酬并签订正式劳务合同。在促进青年就业中,巴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愿意创造青年就业的公共和私营企业网,加强就业信息的传播,为解决就业和掌握全国的就业失业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巴西劳工就业部劳动监控秘书处官员坎波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巴西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并没有特别优先的政策。无论毕业于公立大学,还是毕业于私立大学,他们与其他青年一样,必须遵守劳动市场法则,自我解决就业问题。他认为,就业问题同样应受到市场规律的调节。巴西利亚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普罗哥比奥说,近20年来,受失业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最多只有50%的大学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确实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比如,学工程的大学生参加招聘警察考试,学经济的参加法院招聘考试等,此类现象在巴西很正常。
  从全国就业状况看,巴西人的就业观念趋于多样。目前巴西持劳动部门承认的工作卡人员为777万。但近年来,有工作卡的人员从53.7%降至44.9%,表明非正式就业增加。
  马努埃尔去年毕业于计算机程序专业,毕业后的最初几个月换了好几次工作,甚至当过计算机销售员,但他认为这并不是学非所用,总有一天会找到称心的工作。如今他如愿以偿,在巴西利亚的交通管理局找到了工作,设计交通违章罚款与银行联网程序,月薪达1300美元。而他的新婚妻子却没有这么幸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至今仍未找到工作。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她似乎并不为目前的处境担忧,而是乐观地认为,“面包会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