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在社区开便民店咋这么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7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自基层

在社区开便民店咋这么难?
  我们海视康眼镜有限公司是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的专业生产老花镜的企业。一个月前,我们根据国家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尝试在北京市内每个社区设立一个销售服务点,减少中间环节,让利于广大老年居民;有偿使用社区资源,向社区交纳一定额度的管理费;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如免费修理老花镜,免费超声波清洗等;在每个社区聘用一名下岗、失业人员作为销售员。这既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又兼顾了企业、社区及下岗失业困难人员的利益,可谓一举多得。
  起初,我们与北京市各区劳动保障部门联系,得到的回答都是让去找职业介绍中心。职业介绍中心作为中介机构,一方面要企业承担许多费用,另一方面只负责把失业人员资料提供给我们,很难满足我们在每个社区内聘用一名下岗失业人员的愿望,加之即使人员聘用问题解决了,在各社区设立销售点,还得与居委会洽商。经过权衡,我们没有找职介中心,选择了直接与各社区居委会协商。
  虽说我们预想在全市范围内聘用下岗失业人员200至300人,但每个社区只有1人,有的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对此明显不感兴趣。有的社区以前可能引进过不良商贩,坑骗了社区居民,至今心有余悸,我们虽然有国家玻搪眼镜检测中心及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产品检验报告,有工商登记及相关商标注册、税务登记手续,居委会仍对我们的产品及服务持怀疑态度。有的居委会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漫天要价。因考虑到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较低,我们的眼镜定价比眼镜店同等质量、档次的产品低一半,毛利率很低,很难承受过高的管理费。有的居委会负责人对安排真正的下岗职工并不感兴趣,对我们要求应聘人员须持有《再就业优惠证》颇有微词,极力推荐我们认为算不上困难的人员,或让居委会某位工作人员兼职。有的居委会负责人表示自己做不了主,让我们去找社保所,社保所让找街道办,街道办又让去找社保所,社保所再把皮球踢回给居委会。个别居委会负责人一听说受聘人员月收入六七百元,也不征求下岗失业人员的意见,就说“工资太低了,我们这儿没人干”。当然,我们的事业也得到了一些支持。我们已经在5家社区居委会找到了知音,并开始试点销售。
  一个月来,我们已经身心疲惫。难道我们做的不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好事吗? 北京海视康眼镜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