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统筹城乡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2
第15版(理论专页)
专栏: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专论

  统筹城乡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支树平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新的思路和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立足农业抓发展,跳出“三农”抓“三农”,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统筹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无论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至关重要。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到2000年,我国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河南农业经济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实现小康的任务更为艰巨。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需要立足全局、统筹城乡,以工业带农业、以城市带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扩大、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能力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落后等。“三农”问题是经济体制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的集中表现。从体制性矛盾看,由于长期实行“重城轻乡”的发展政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分隔、流动不畅,造成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从结构性矛盾看,主要表现为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农业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人地关系紧张,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跳出“农”字做文章,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低。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出现买方市场,而我国在人均GDP不到900美元时就出现了工农业产品的低水平过剩。这种状况不仅制约内需的扩大,而且不利于提高工业质量和效益,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2年,河南省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29.2%。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拓展农村市场,突破消费梗阻,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长久动力。
  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不久前河南省委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统筹河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工业化就是“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的过程,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结构的转化。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就是要利用工业化促进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反哺农业、支持农村,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镇的主要途径,并能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就是要把区域性中心城市构筑成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对外竞争的主要载体、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龙头;就是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的工业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般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等,概括起来就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从河南看,就是要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以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高效、专用、绿色、安全的食品和其他农副产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把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优势产业,变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
  找准抓手突出重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找准抓手,突出重点,制定和用好政策,把工作落到实处。
  统筹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加快工业化的阶段,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向农村、农业倾斜。第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投资的范围。二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调整补贴结构,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第二,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当前,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应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焕发农村信用社的活力,增加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支持。第三,壮大县域经济。总体上看,河南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为主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一是要把农业现代化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替代土地密集型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产品转化、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适合县域经济的有效形式,县、乡政府要甘当经济发展的“守夜人”,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三是着力发展“块状经济”。既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引导当地城乡企业聚集,又加大力度,吸引周边及县域外相同产业领域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形成特色块状经济带、经济区,壮大产业支撑,打造县域经济品牌。
  统筹生产经营。这是指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工业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农业要向工业看齐,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农业生产经营要向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向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要树立四种意识:一是市场意识。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吃饭”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标准意识。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的管理系统。三是品牌意识。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才有信誉。要把已有的农产品品牌保护好、发挥好,并高度重视新品牌的培育。四是资本运营意识。应用工业资本运营理念,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上市等方式,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吸引对农业的投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统筹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是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河南非农劳动力要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50%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城市和乡村都要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和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流动。要建设农业工厂,努力使种植、养殖业园区化、工厂化,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就业和创业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技能。
  统筹社会化服务。农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不知道市场缺什么、自己该种什么,其原因主要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农村中介组织不发达,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应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扶持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服务农民。二是鼓励城乡各种力量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三是加快供销社业务转型步伐,扩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供销社系统在市、县、乡经营网络完善,应通过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发展现代连锁经营等多种方式,引导生产,组织流通,实现供销社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双赢。四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