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机场商品降价,让广大旅客备感欣喜——竞争迎来“大众价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8
第13版(假日生活)
专栏:周末闲话

机场商品降价,让广大旅客备感欣喜——
竞争迎来“大众价位”
拂晓
  张先生一行6人从北京飞青岛,在首都机场候机正赶上吃饭时间,为解决辘辘饥肠,他们按照路标指示,来到地下食街,发现这里的饭菜价格公道,每人花不到20元就能吃一顿不错的饭菜,和过去动辄二三十元一瓶饮料、50元一碗面条、88元一杯咖啡相比,实惠多了。不光是首都机场,经常旅行的人在全国各地的机场都能感觉到,餐饮价格降低了。
  机场商品降价,不仅有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的功劳,更是机场为改善服务引入竞争的结果。以前,消费者觉得机场商品和餐饮价高欺客的重要原因是机场的商业资源排斥竞争。机场内虽有数十家商场店铺,但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而是一种价格同盟。这种垄断的价格同盟又源于机场偏高的场地租金。由于租金高,为了获利,商家只有卖高价,将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旅客在机场处于被动地位,要么在餐饮、商品的暴利面前就范,要么放弃在此就餐、购物的念头。当多数旅客都不选择在机场消费时,受损失的就会是商家和机场经营管理部门。正是看到了这种恶性循环损人害己,机场经营管理部门渐渐开始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在场地经营管理方式和引入竞争上下功夫,使商品价格接近其真正的价值。当机场商品逐步回复到“百姓价位”时,其销量会不断上升,而薄利多销会给经营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首都机场的年客流量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用良好的服务和大众的价格,迎合旅客的需求,获利的还是商家。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如何优化配置机场服务设施和旅客资源,把机场商业服务水平的高低与整个机场的赢利、形象、声誉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综合效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国际机场,如伦敦希思罗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墨西哥首都机场、曼谷机场等,都把机场的餐饮、停车和出租车等服务业看作是机场整体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把一流的设施、服务与高消费画上等号。巴黎戴高乐机场酒吧、快餐店、餐馆众多,但不论档次高低,都在入口处摆放着价目表,而且几乎所有饮食价格都与巴黎市内相仿。戴高乐机场内一杯黑咖啡的售价只占法国人最低工资的0.09%—0.25%,一顿正餐的开支也只占其最低工资的0.7%—1.6%。在这些知名机场看来,机场赢利取决于航班、乘客和货运的增加,合理的价格和面向各层次消费者的服务才能增加客流量,而高价宰客是没有远见之举,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利润,而且还损坏了机场形象,不利于长远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场已经不再是少数高收入者商务活动的必经场所,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选择乘飞机旅游、度假、探亲,旅客来源日趋多元化。同时,机票的价格在经过听证后,也越来越接近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因此,机场提供与普通商场价格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机场的经营管理者认清形势,不断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多层次、面向大众消费的优质服务,这样才能使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上台阶,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