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每年六千成果 只有三成转化 我国加快新型农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凡国家支持项目,地方要等值资金配套,并提供融资优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8-08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体育)
专栏:

每年六千成果 只有三成转化
 我国加快新型农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凡国家支持项目,地方要等值资金配套,并提供融资优惠
  本报北京8月7日讯 记者蒋建科今天从科技部举办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专家座谈会”上获悉,我国将鼓励多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推动社会力量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兴办各类农业科技中介机构,逐步建立起政府、科研、教育、协会等主体并存,科技信息集成、科技评估、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技术交易等网络完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国家将通过强化领导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和推进国际合作等形式,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凡国家立项支持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项目,地方要按1∶1进行配套,并充分利用创业投资、担保、贴息等市场手段,拓宽融资渠道。
  据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和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全国现有推广机构19万个,人员135万人,其中属国家编制的90万人,它曾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体系已不适应,急需变革。
  据2000年统计,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万家,乡镇企业2084万个,从业人员1.28亿人,这些企业的产值占全国GDP的30%以上,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以上。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他们迫切需要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提供新产品、新材料等方面的服务,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与国际实现接轨。另一方面,我国每年有约6000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但仅有1/3实现转化,也急需科技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对此,科技部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加强我国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