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阅读
  • 0回复

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1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昉
  中国目前的总体就业弹性为0.1,也就是说,GDP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是0.3—0.4
  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国际和国内经验都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而且一定的增长速度并不以相同的比例带动就业增长。
  一般来说,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通常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那些急于赶超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较早阶段就人为扶持重工业或所谓“高新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形成的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就缺乏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这样的经济增长,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也能够达到较快的速度,但不能实现最大化就业。
  例如,“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战略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一些中南美洲国家则一味追求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从长期来看,不仅前者经济发展绩效优于后者,而且失业率还比后者低得多。
  我国最近20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变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就业弹性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所谓就业弹性,就是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总的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但自90年代以来逐步减小,已经降低了2/3。中国目前的总体就业弹性为0.1,也就是说,GDP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大约是8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就业弹性大约是0.3—0.4。这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过早追求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倾向。
  因此,想方设法扩大就业,政府就必须把最大化就业置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地位,不仅依靠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适宜的技术选择战略来实现就业目标。
  鉴于中国的发展阶段以及由此决定的比较优势,全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立足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技术的选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也能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处于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更应当选择劳动密集的适用性技术,这样可以达到以较少投资吸纳较多就业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