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评聂耳、冼星海纪念音乐会的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2-15
第3版()
专栏:

评聂耳、冼星海纪念音乐会的演出
郭乃安
聂耳逝世二十周年、冼星海逝世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十二月初开始在首都举行。两位伟大天才的辉煌作品,第一次以这样丰富和完美的形式出现在首都的舞台上,这是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一、二十年过去了,但是聂耳和冼星海的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在今天,仍然显示出巨大的感人的力量。这些作品对于我们来说,还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鼓舞。这正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是遵循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反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表现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力量的缘故。
纪念音乐会的全部演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以明显地看出:每一个表演者都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这次演出的。他们都尽力去体会两位作曲家作品中的高度的革命热情,力求真实地把那些作品的精神和思想表现出来。
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在音乐会上共演唱了十二首聂耳和冼星海的著名的革命歌曲,几乎每一首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合唱队的每一个队员都在演唱中表现得十分严肃和热情,他们把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真实体验上。合唱的指挥金正平是一个有才能的青年指挥者,他的指挥虽然还不是怎样老练和成熟,对个别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的处理显得不够从容,情绪还不够坚实;但总的说来,他在乐曲的处理上能够着重去抓住每一首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的特点,用不同的手法,以多样的风格,比较细致地处理歌曲情绪的发展,并有力地把高潮突现出来。同时,在他的指挥下,每一个节目都能够贯注着不懈的热情,聂耳和冼星海作品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坚强的战斗意志和胜利的信心,都由他的处理得到了比较突出的表现。特别是在“码头工人歌”和“游击军”这两首歌的演出中,指挥金正平的这些优点表现得更为鲜明。他对“码头工人歌”的处理,从第一句起,就注意到要把劳动者在沉重的负担下的那种刚毅和英勇的气质表现出来。同时他也很有效地突现了这首歌曲的高潮,在“笨重的麻袋,钢条,铁板,木头箱,都往我们身上压吧!”这一段中,人数不多的合唱队发出响亮的声音,表现出刚强的力量。情绪发展的每一个段落,音的力度的运用,都是有层次地部署的。在“游击军”的演唱中,他抓住了游击队胜利进军的形象特征,通过渐强又至渐弱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游击队的乐观主义精神也得到了应有的强调。这些都说明这位青年指挥者是在努力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来进行指挥的艺术创造的。
女高音吴书媛的演唱,受到人们的赞赏,这不是偶然的。这位我们并不十分熟知的演员,在她的演唱中有着十分可贵的艺术创作的个性。她唱聂耳的“梅娘曲”和“铁蹄下的歌女”的时候,作风是朴素的和淳厚的,情绪是真挚的和感人的。她的演唱没有浮夸的感情,更没有一点感伤的意味。(而这两首歌是最容易被人唱得感伤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她正确地表现了聂耳作品的精神。此外,在独唱节目中,男高音楼乾贵和女高音邹德华的演唱都是成功的,他们的受到欢迎,不仅由于他们有优美的歌喉和熟练的演唱技巧,同时也由于他们表现了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的真实体验。使我们感到不足的是男中音李维渤的演唱,当然我们看得出他是在努力探求,想把冼星海在“热血”和“夜半歌声”这两首歌中的热情表现出来。但是他对于这两首歌曲的热情的思想基础理解得还不够深,特别是在“夜半歌声”中,一方面,他没有能够充分揭示出歌曲情绪的刚强的一面,同时,情绪的转折不够鲜明,也缺乏发展。因此,他的歌声就缺乏感染力。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演唱的三首歌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真实地表现生活所作的努力。他们的“卖报歌”唱得很好。这些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幸福少年们,虽然并没有经历过像聂耳在“卖报歌”中所描写的那种生活,但是他们却以极大的同情心去体验旧时代报童的痛苦,并且使这种体验在演唱中得到真实的表现。无疑地,指挥者在平时的教唱工作中曾经给这些少年们以不少的启发。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的演出中看到同样的努力。特别是在他们演奏聂耳改编的民间乐曲“金蛇狂舞”的时候,对乐曲的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集中在如何使作品所具有的人民的欢乐情绪和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得以突出地表现出来。还应该指出,从管弦乐曲改编为民族乐队演奏的“中国狂想曲”,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这一尝试不仅对于建立完善的民族乐队的编制有着实际意义,同时对于民族乐队的发展也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由黎国荃指挥的“民族解放交响乐”,是受群众热烈欢迎的节目之一。这是冼星海从一九三五年开始写作,至一九四一年最后完成的一首大型作品。这个作品直到这个纪念音乐会才第一次得到演出,而且只演出作品的第三乐章。但即使是这一个乐章,也可以看出作者创造性的构思。作者以龙船舞、纸鹞舞和狮子舞等三段舞曲体裁,表现我国海军、空军、陆军等武装力量的胜利成长。由于它具有深刻的内容和鲜明的形象,所以尽管作品是以交响乐的形式出现,也仍然能为观众迅速理解和接受。像龙船舞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的节日情景,纸鹞舞所表现的那种明媚的春日的景象,以及狮子舞所表现的那种雄厚的力量和欢腾的情绪,差不多是每一个听者都能够直接地受到深切的感染的。指挥者相当完善地表现和解释了作品的内容,虽然第一段的主调还不够突出,形象也还不够集中。
纪念音乐会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歌舞团演出的冼星海的宏伟作品“黄河大合唱”作结束的。冼星海的这部作品歌颂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人民的英雄气慨。在冼星海的学生时乐濛的指挥下,“黄河大合唱”的宏伟气魄,它的战斗的气质,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从开始的“黄河船夫曲”起,指挥者便以一种粗犷的线条把那战斗的气氛渲染出来。直到最后的“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都贯穿着饱满的热情和雄强的气势。这次演出,除了乐队部分主要是依据冼星海最后在苏联时期修改的总谱来演出的以外,声乐部分也有很多是按照这个谱子演出的。如:“黄水谣”就是如此。这里由于采用了合唱,更好地发挥了各声部不同音色的表现力,加深了乐曲的情绪。“黄河怨”中最后加入的合唱,也加强了乐曲的气氛和情绪的感染。令人感到不足的地方,就是乐队的部分处理得还不够细腻,不够协调,还不能和声乐部分紧密地结合起来。但无论如何,这次的“黄河大合唱”的演出,比起以往的已经完善得多了。这不仅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演出条件,而且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歌舞团的同志们在这次演出中表现了高度的热情。
从这次纪念音乐会的受到热烈欢迎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要求全国的音乐团体广泛地和经常地演出聂耳和冼星海的作品,广泛地和经常地演出和他们同时代的其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曲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是我们民族音乐优秀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当这些作品成为我们各音乐团体经常上演的节目的时候,便能让我们青年一代更懂得我们的革命斗争曾经走过多么艰苦而又多么英勇的道路,更懂得我们今天的胜利是多么值得珍贵;并且从这些作品中吸取力量,鼓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我要再重复一句,这次音乐会确是一次令人满意的音乐会,希望今后能多听到这样的音乐会的演出。(附图片)
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演唱聂耳作曲的“大路歌”。 新华社记者 吴化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