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透视书名“跟风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3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透视书名“跟风现象”
本报记者 徐馨
  走在书店里,或是匆忙中经过地铁站中的书摊,人们都会发现现在的书不仅仅有着华美的外表,还有一个个堂而皇之的名字。比如近期上架的《天亮以后就分手》等等。这些书在成功地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之余,也引起了社会对“书名现象”的关注。
  为什么现今的图书市场不断地涌出这类书名呢?恐怕最为直接的原因是短期利益的驱动和对畅销书一词的误读。目前,畅销书占国内图书总量的6.7%,创造的利润则占整个图书市场利润的68.9%——畅销书的魅力可见一斑。在图书市场较为成熟、规范的国家,畅销书指的是在整个图书市场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流通的概念。图书本身具备的品质及市场论证是判断畅销书的依据。具体的,一部畅销书要同时具备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国内,人们对畅销书的理解多半着眼于市场效益。片面追求一次性的市场价值而忽视了其他两大要素,这会在赢得一时市场的同时,败坏作者与出版社的信誉,失去自己的品牌和长期的读者支持。
  畅销书应该兼顾三方面的要素,转而成为长销书。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创作的《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在幽雅的书名之下,是细腻绵密的笔触、读者掩卷后的悠长记忆,以及超越700万册的年均销售额。还有的书名虽然不是传统美学中的古雅,但却是“花哨得可爱”,别有一番韵致和引力。比如《闻上去的青春年华》、《活得像电影一样》等等。
  也许作者自有其对书名的诠释与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读者在第一时间对一本书的判断只能出自书的名字,并将此书迅速归类。一方面一些作者片面追求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出版社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跟风现象”。如在《天亮以后就分手》一书上市不久,就相继出现了《天不亮就分手》、《天亮以后不分手》。这三部以“天亮”为关键词的书出自不同的出版社,颇似前两年出现的《绝对隐私》效应。
  与内容毫不相干的书名越来越大胆、新奇。名字的重复以至暧昧而低俗,只能说明作者的懒惰和盲目。令人欣慰的是,有些作家并不追风趋潮,自持严谨。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当我们将心潜沉,依然可以感受到从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飘出的醇醇酒香,依然可以看到有人寻迹而访。
  两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迟子建新近推出了她的长篇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最初出版社曾经希望迟子建能够将书名改得“出挑”一些,迟子建则认为不能很轻率地用一个花哨的标题去取悦读者,这是作家的信仰。最终,出版社尊重作家本人的选择,依然原名将其出版。
  写作,是发于本心的诉说,是对自我完整性与纯粹性的爱护。“倾听者的表情和思想者的表情是一样的”。对读者群体的慎重选择,是每一个对自我负责,对笔下文字负责的作者需要考虑的。文字是精灵,给与行者以纯净和方向。总有些人要坚持对文字的这种尊重。否则,当文学沦为最初级的感官享受与一次性消费,我们还有什么是可以留下来的?
  “书名现象”暴露了文化产业化路途中的浮躁心态与鱼龙混杂。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文化图书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又需要文化人更为冷静的自省和更有力地对文化本义的追问与坚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