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问渠哪得清如许——政协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献计出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5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记者调查

问渠哪得清如许
——政协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献计出力
本报记者 王比学
  在宁夏,尤其是在南部山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正如自治区政协主席任启兴所言:“在宁夏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工程如此牵动全区人民的心!”谈到政协为自治区人民所做的贡献,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印象最深的还是扶贫扬黄工程,在他看来“这项工程实际上是政协推动的”。
  今年8月底,记者随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来到宁夏,采访了工程见证人和受益群众。
  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河套灌区位居黄河中上游,千百年生活耕作在这里的农民几乎从未因农田缺水而犯过愁。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迅速发展,宁夏河套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开始显现。南部山区经常是“三年两头旱,十种九不收”,生存状况极度恶化。多年来,南部山区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与干旱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抗争,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与饥渴。
  1994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正英率领一个由农、林、水利专家组成的小组到宁夏考察,全面分析了南部山区的实际后认为,当地生活和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改善,“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水”。考察组提出建设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提案,指出“利用黄河两岸广阔、平坦的干旱荒原,扬黄河之水,建设200万亩扬黄灌区,将山区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100万人口迁往灌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一提案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在全国政协和自治区的共同努力下,总投资达30多亿元的扶贫工程很快列入国家计划并开工建设。目前,这一工程已开始产生效益,到今年年底,可解决20万农民脱贫。
  当年陪同钱正英考察的一位同志向记者描述了当时南部山区的一番景象:群山之中风沙扑面,烈日炙烤着干硬的黄土,满眼凄凉,难觅绿色。而今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处处绿树成荫,田园齐整,挺拔的白杨掩映着砖瓦砌成的房舍,农家小院里刚收获的麦子堆放成垛。
  沿着公路,穿过戈壁,贴在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大楼的一幅醒目标语“扬黄造绿洲,万民尽开颜”在记者的视线中渐渐清晰。红寺堡开发区作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工程于1998年开工建设,当年实施移民搬迁,得到了全国政协、自治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今天的红寺堡,山青了,地绿了,天蓝了,风小了,沙少了,“天上无飞鸟,地上乱石跑”的荒凉景象一去不复返,正在由亘古荒原变为阡陌纵横、绿树成荫的人工生态绿洲。
  记者在红寺堡参观了1999年由全国政协委员刘金虎出资500万元兴建的光彩新村。只见100万平方米标准农村住房排列有序,来自西吉县的100户特困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面对记者,40岁的村民刘秀花笑得合不拢嘴:“这里比老家好,老家没这么幸福。过去我们是靠天吃饭,现在靠灌溉水。过去我家人均年收入不到480元,现在有1000多元了。感谢党,感谢政协呀!”光彩新村建起后,镇党委、政府根据政协的提议,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节水节肥灌溉农业,2001年基本解决了移民户的温饱问题。
  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宁夏政协深深体会到:发动委员,广泛参与,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选好角度,发挥优势,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