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热情:催生西部开发之花——中国企业家沙漠生态之旅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8
第16版(企业经纬)
专栏:

热情:催生西部开发之花
——中国企业家沙漠生态之旅侧记
本报记者 朱剑红
  西部大开发,对企业家们总是充满着诱惑也充满着疑惑。西部天地广阔,但是在广袤的荒漠里,靠什么来播种绿色收获希望?
  夏末秋初,当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组织的中国企业家沙漠生态之旅行进到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时,企业家们看到了答案。鄂尔多斯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它的一个小小产品“亿利甘草良咽”的名气,远远大于企业本身。1995年亿利成立时只有5000万元资产、利税500万,如今资产已达20亿元,利税一亿元。一个贫瘠的沙漠中的小小盐场,靠什么迅速成长为小巨人,并位列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内蒙古20户重点企业?
  亿利成长的轨迹非常清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杭锦旗政府机关秘书王文彪下海承包了位于沙漠之中的杭锦旗露天盐场,并通过改革盘活了这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他在食盐之外开发了化工产品芒硝,为了冲破限制企业发展的交通瓶颈,他又出石破天惊之举,带领着刚刚长大的亿利修了一条横穿库布其沙漠的公路。为了固沙护路,他们在穿沙公路两旁搞生态建设,种植甘草等适于在沙漠生长的植物,于是诞生了药材基地。为了使企业的生态建设产生经济效益,王文彪顺理成章地将亿利的生产从化工业扩展到了制药业。
  亿利能在沙漠里诞生,自有它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的因素。亿利集团当家人王文彪无疑是个有眼光的企业家。在他的眼中,沙漠是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极端环境,这种极端环境诞生了独特而可贵的资源,如芒硝,如无污染的药材。这种眼光给企业打造了庞大的资源平台。王文彪同时还具备了高超的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从收购牧场建立百万亩甘草,到兼并一系列濒临破产的制药企业。这种能力是构建一个企业王国必备的技巧。但更为重要的,是王文彪的热情和执著,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很低、自然环境又如此恶劣的西部,没有这种热情和执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不可想象的。对此,企业家们纷纷用“震撼”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经过10年的滚动发展,亿利已经建成了无污染、无公害的沙漠甘草良田200万亩。王文彪认为,这是亿利“偷不去、买不来、流不掉、拆不开”的核心竞争能力。20亿资产与一亿利税之比,说明亿利拥有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平台。但是,当这个平台大到无法靠一个集团、一个人来驾驭和配置资源时,怎么用好这些资源,怎样提高支配和改造资源的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取得更大的回报,需要资金、人才,更需要发展的思路和理念。也许,这正是东部企业家可以大显身手之处。对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来说,他们的实力已经具备了开发西部所需的资金和技术,但他们缺少的是对西部的感知和开发的冲动。对此,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说的非常实在:“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参加对沙漠化的战争,如果认真发掘,这里面是有好的商业机会的。在东部、在沿海,确实是有商机的,但那里已经聚集了更大量的企业,外资企业、规模企业非常集中。在那里拼争,比的主要是实力;而在西部则有的是潜在的、待发掘的好机会,在这里比的是眼光,这里适合各类企业发展,更有可能成为中小企业成功的发源地。”
  在西部,等待开发的何止是一个库布其沙漠,等待合作的又何止是一个亿利集团、一个王文彪。在现有的环境中,也许急于回收投资的企业家会嫌西部火候太慢。但是,西部开发就是一道复杂的大菜,需要用眼光、魄力、耐心、热情、执著才能烹饪出美味,否则就是一锅夹生饭。当杭锦旗政府和亿利集团向每位企业家捐赠100亩沙漠建造生态林时,他们表达的是西部对全国企业家的热情和期待。当30多位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企业家沙漠生态俱乐部”,并发布了《中国企业家沙漠生态宣言》时,当每位企业家接过杭锦旗政府颁发的土地使用证时,他们感受到的责任大大多于商机。这责任,无疑将催生企业家开发西部的热情,催生无限的商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