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浙江省经县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园区竟多达731个,这一现象已引起省里的高度重视——浙江要破开发区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8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热点

  浙江省经县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园区竟多达731个,这一现象已引起省里的高度重视——
浙江要破开发区难题
江南 胡雪良
  破解“小、低、散”的难题
  行车浙江,你会发现公路干道附近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标志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在经济活跃的环杭州湾地区,不少地方出现了“乡乡建区、镇镇办园”的现象,甚至有“一乡多区、一区多园”的情况。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显示,全省经县级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园区竟多达731个,已占用126万多亩土地,其中近一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浙江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小、低、散”。不少园区规模偏小,建设要素分散。全省开发区、园区中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只有100多个;0.5平方公里以下的占了总数的1/3;规划面积最小的仅10亩。不少园区的投资密度和经济密度普遍偏低,有的地方入园企业产业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与苏南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像苏州市的园区投资密度平均每亩在200万元左右,而浙江仅为38.23万元。
  浙江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省份,一方面土地资源稀缺,另一方面过多过滥的园区却在重复建设中占用大量土地,甚至只“圈”不用。这一突出矛盾已引起政府部门和专家的关注。
  8月中旬,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明确表示,一定要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对园区整顿一批、撤销一批、合并一批,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有专家指出,破解园区“小、低、散”的难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框框”来整合园区资源要素。如今,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发展已形成特色,开发区、工业园区如能与区域特色优势结合,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企业跨区域向重点园区集聚,将有利于科学、合理布局。当然,也要避免“贪大”的倾向,一定要提高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注重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注重单位面积的投资密度和投入产出率。
  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时下,浙江因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产生了一批“失地农民”,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安置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
  以安吉经济开发区为例,开发区所管理的12个村及社区,共有1.3万农村劳动力,因土地征用产生了5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农民一辈子靠地吃饭,现在地没了,又不像城里人有‘劳保’,觉得没个依靠。”60多岁的罗老汉这样说。他的担忧也是开发区许多“失地农民”共同的想法。
  安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邹进坦言,目前,安吉县有关失地农民保障的政策还未出台,开发区正在调研、测算,也对照参考了临近县市的有关做法和保障标准,准备分期分批安排这部分群众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对一些特困户,则建立最低保障金和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在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浙江已先行一步。到今年6月,全省已有21个市、县实行了征地补偿费用区片综合价,18个市、县建起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