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整治过多过滥的开发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8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整治过多过滥的开发区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姜长云
  当务之急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保护制度,并做好加强土地审批管理、清理整顿各类开发用地、强化土地使用监督等工作
  开发区问题值得重视
  近年来,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在各类开发区建设中,违规滥占耕地的现象比较多。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将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一是损害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我国的粮食安全观怎样更新,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都是不能突破的底线。然而,近年来一些开发区盲目圈地、非法占地,导致大量耕地转变为非耕地,丧失了支撑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
  二是妨碍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一些开发区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任意出台土地优惠政策,竞相压低地价,甚至不惜零地价或赔本出让,导致大量的土地开发收益流失,并加剧了进区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三是助长低水平重复建设,妨碍产业结构升级。一些开发区定位不清、项目雷同、功能重复,甚至只注意企业或项目的引进,不重视基于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产业、产品结构的层次较低。
  四是侵犯农民利益,加剧社会矛盾。一些地方在开发区建设中,强行向农民低价征地、再高价出让土地,“以地生财”,形成对农民利益的严重侵犯。一些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缺乏保障,影响社会稳定。
  五是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容易滋生腐败。有些地方盲目圈地建开发区,政府不惜花巨资搞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但由于区位比较优势不明显,“巢”筑好了,“凤”却引不过来,导致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无法回收,形成地方政府的显性或隐性负债。
  清理整顿是长期任务
  针对当前土地市场秩序混乱、违规设立开发区等问题,国务院及时做出了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重大决策。近两个月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工作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应当看到,目前省以下开发区过多过滥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一些地方领导仍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靠违规占用耕地谋求发展。因此,整治土地市场秩序,全面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当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第一,当务之急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保护制度,并做好加强土地审批管理、清理整顿各类开发用地、强化土地使用监督等工作。
  第二,加强土地市场的制度化建设,切实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和市场制度、土地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制度性处罚力度。要完善土地市场秩序,短期的治理整顿固然重要,但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经常性的土地市场制度化建设。要完善土地市场信息体系,强化土地市场监督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提高土地出让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消除暗箱操作和寻租行为。比如,严格实行开发区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
  第三,应鼓励各地按照有利于完善土地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农民等困难群众利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加快土地制度创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