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又到月饼飘香的季节,各月饼企业和酒店的“月饼票”又开始在南京红火起来;而上海日前发文,严令封杀“月饼票”——众说纷纭“月饼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9-08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

  又到月饼飘香的季节,各月饼企业和酒店的“月饼票”又开始在南京红火起来;而上海日前发文,严令封杀“月饼票”——
众说纷纭“月饼票”
新华社记者 石成 华岚
  赞成者:月饼票成了腐败的道具
  杨先生对上海封杀月饼票的做法举双手赞成。他说,人们只要稍微留心就会发现,现在的月饼市场是“吃者不买,买者不吃”,月饼票实际上已经等同于代币券,被用来拉关系、送人情,成了腐败的道具。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系主任乔均认为,封杀的理由不仅仅是像月饼票这样的代币券扰乱市场秩序,滋生腐败,更重要的还在于对税收的考虑。代币券大行其道,管理如果跟不上,容易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使得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无据可依。因为按照税法,企事业单位购券作为礼品赠送他人,此类支出一般列为“业务招待费”,有比例限制,但是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没有额度限制的科目列支,从而少缴企业所得税;而获券(卡)的个人也不会缴个人所得税。
  反对者:封杀取消了我们的方便
  一位老人说以前的中秋节他都要购买几十张月饼票馈赠亲友,但是今年听说要取消月饼票,顺带把他每年送月饼的方便也取消掉了。以前只要把月饼票送给亲友,他们可以自己去领取,现在他要自己跑几十个地方把月饼送到亲友手上,实在是不方便。
  一位在某单位办公室工作的人士也抱怨说,单位每年中秋节都要给职工发月饼做福利,以前是发月饼票让职工自己去拿,现在如果取消了票,单位要花人力物力去运回来,职工们还要大包小包地拎回家,大家都嫌麻烦。这等于是社会劳动的进一步重复,原来很多步骤是无需实物流通的,现在反倒要多花运力、多占地方,当然是社会总成本的无谓增加。
  专家:一个禁字难了此事
  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杜亚斌认为,我国的法律对月饼票之类的代币券的确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月饼票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代币券,因为它不能完全代替货币,只能是用于指定的商场或酒店并且只能用于月饼的消费,要说它不合法的确没有法律依据。
  东方智业的成教授也指出,月饼票本身是个好东西,它诞生之始就是为大家提供方便的。月饼票带来的腐败问题从根本上并不是票本身造成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从源头上制约,而不是把月饼票一棍子打死。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难保过一阵子后又出现其他什么形式的代币券卡。
  不少专家也同意成教授的说法,认为禁月饼票应把重点放在区分公款与私款消费,不要“一刀切”。有专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发行电子消费卡券一类时,只要严格制定并执行一些制度,由代币券卡产生的诸如腐败、金融秩序、税收等等问题都可以解决,而且解决得更加高效而科学。这些制度包括:电子消费卡发行审定核准制、实名登记购卡制、消费联网制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